充分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时间:2022-09-11 09:37:05

充分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上好化学实验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4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不但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而且要组织学生做好探究实验,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有一部分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知识点零散,记不住。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常见的错误,多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氨气的性质时,在两个集气中分别滴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然后口对口,立刻会观察到瓶中白烟滚滚,烟雾缭绕。奇妙的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集中了注意力,大大激发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二、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知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致、有序地观察。

例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机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的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培养皿中。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这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起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组织探究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拿试管、夹持试管、洗刷试管等;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要求学生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时,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探究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四、让实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教学打好基础

化学实验不是孤立地受限于课本内容,而是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事情,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如在做完“测定溶液的PH值”的试验后,可以取一些河水测其PH,了解河水的污染情况等。另外,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就是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一种表现。这些实验不仅可配合教材巩固有关的化学知识外,还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让他们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了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之后,根据“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器表面会发生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 (OH)2CO3】的信息,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造成铜生锈的原因,这样就使探究性学习更深一层、更进一步,使实验探究型转向探究实验型。

五、创设条件,让学生上好实验课,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手段

学生实验课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体验。学生来到实验室就像生活在大海里的鱼儿那样自由自在,任其发挥和想象,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不但让学生知道了“什么”,而且还掌握了“为什么”,使探究性的教学更加完美。

化学实验教学渗透“探究性”是让学生依据教材提供的教材为背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发展探究思维,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创造高效的化学教学。

六、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选做实验,可以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选做的实验内容有9个。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运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4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下转第55页)(上接第43页)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到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然后他们根据4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见,利用选做实验,不仅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以上所述,只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我国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城乡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也有差别,许多仪器设施还不具备。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加实验投入,自购、自制一部分教具,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为祖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746010)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下一篇: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