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温暖的阳光

时间:2022-09-11 09:16:06

师爱――温暖的阳光

摘要: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在教师素质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师爱又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师爱;消除疑惧;发挥闪光点;培养自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爱的效应”。神话中的象牙少女是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获得充足的发展。通过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热爱学生,消除其疑惧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学生。只有热爱他们,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特别是后进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常在父母、教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淡、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地背着思想包袱,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后进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化后进生时应该特别热爱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二、热爱学生,发挥其闪光点

师爱是对学生爱心教育的示范。爱心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儿童从小开始就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爱。这些爱的积累,使儿童感受到爱的温暖,懂得了什么是爱,以及爱的意义,于是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己。一个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这不仅有利于他形成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愉快个性,而且还使他从自己所感受到的爱护中,懂得并信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诚关系,形成与人友善,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因此,师爱在学生爱的能力发展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它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学校集体活动和交往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他们为集体争荣誉,为他人服务,从中感受被爱和爱别人的愉快心情。

通常说:“一个教师的教育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其教育艺术,还要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事实的确是这样,因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求知欲教师要珍惜它,切不可加以扼杀,这样才能使孩子智慧的火花,燃烧得越来越旺。所以在课内外,除了了解儿童的共性,还要重视了解儿童的个性,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智力发展,道德品质等。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表性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总之,只有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掌握塑造儿童的心灵的艺术,让爱充满孩子心中,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热爱学生,培养其自信心

班上有一名长得矮小并有口吃的男孩,由于有语言障碍常被同学取笑,因而变得自卑和内向起来。那堂课上,我发现他犹犹豫豫想举手答题,我抓住机会,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把问题轻声重复一遍并鼓励他说:“今天你能勇敢地举起手,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别紧张,好好思考,老师等你做答。”他抬起头:“丑……小鸭美……美……”学生们发出嗤嗤的笑声,小男孩脸红了,低下了头。“丑小鸭其实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再说一遍,好吗?”在我充满期待的启发下,他终于第一次比较圆满地问答了问题。我趁机鼓励:“说得真棒,丑小鸭并不丑,它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在老师眼中你们个个都是美丽的小天鹅,特别是上课爱发言、爱学习的孩子。”从那堂课起,我发现这位小男孩变了,变得自信多了。课堂上常见他高高地举着小手,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那双小眼睛,总是充满自信和喜悦。

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万物需要阳光。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才会喜欢老师,亲近老师。这就是我在教育教学中最深的感受。

上一篇:培养人文素质 提升历史教育 下一篇:如何区别比喻和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