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09-11 08:56:32

建筑楼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目前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建筑楼面施工的质量,是当前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工作中的重点,建筑楼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就是楼面裂缝,由此本文主要是从楼面裂缝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够为建筑楼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建筑楼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前 言: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现浇高层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现结合我们十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是目前建筑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由此看来,本文对建筑楼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我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即按照技术导则一的第-条中的前半条文采用)。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不再发生45度斜角裂缝,已能较满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中数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显著。

2.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 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但是,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而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上面又有大量人员走动、踩踏,这就造成了上层钢筋容易弯曲、变形。所以,这些原因要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改进, 具体措施如下:a.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 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特别是对于细小的钢筋, 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b.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绑扎完板底钢筋后, 线管预埋和模板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板面钢筋的重要性, 必须行走时,尽量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c.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扩大接触面, 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进行护筋, 确保钢筋位置正确。d.在楼梯、施工缝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3.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消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部位。尤其是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裂缝。所以可以采用:a.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φ6~φ8, 间距≤150mm, 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 300mm。b.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 交叉处可以采用线盒。并且当线管数量很多时, 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4.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山于各种原囚仍叫一能有少量的楼面裂缝发生。当这此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上作,然后再进行装修。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叫一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妊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注: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泌。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小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现代高层建筑锁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上上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施上中,这对设计、施上、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严把质量关,从而有效的控制高层建筑中楼板裂缝的产生,争取把隐患消火在萌芽状态。

5.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由于目前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质量和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 楼层施工速度过快, 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时间,上面就已经开始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工作,这就使大开间的楼面非常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而引起受力裂缝,而且这种裂缝一旦形成就是永久裂缝。对于这类裂缝的防治措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施工速度方面不能过快, 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定要保证(不宜小于24h),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b.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完2~4h之内, 尽量避免吊卸较重的大宗材料和大量人员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并且在吊运少量的材料时做到轻卸、轻放。两三天以后方可进行正常支模等施工。在模板安装时, 不得将材料集中堆放, 应做到分散就位,以减少楼面集中荷载。

c.对于大开间的楼面应在模板支撑架搭设前就预先采用加密立杆以增加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已浇筑的楼面上铺设木模以扩散压力,进一步防止裂缝发生。

总 结:

综上所述,建筑楼面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需要建筑施工相关部门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以便保证整个建筑楼面施工的质量,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促进我国建筑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原;张君;韩宇栋;;基于环约束试验的混凝土早期开裂行为评价[A];特种混凝土新技术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霍州煤电集团云厦建筑公司 张亚东;论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N];山西科技报;2012年

[3]巴音达拉;朱传文;博乐长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N];博尔塔拉报;2011年

上一篇: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 下一篇:浅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