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式”教学法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1 08:34:29

“反刍式”教学法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将“反刍式”教学法应用于兽医药理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将知识吸纳和升华。特别是在复结阶段,将药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复习药物的适应症的同时,更明确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兽医药理为兽医临床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 “反刍式”教学法 应用

动物中的骆驼、鹿、长颈鹿、羊驼、羚羊、牛、羊等被称为是反刍动物,它们的消化分两个阶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再次咀嚼,充分保证了消化效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知识也需要“反刍”的道理。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本教研室对2003级和2004级本科兽医药理学授课进行了“反刍式”法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反刍”理论

兽医药理学是一门连接于兽医基础与兽医临床间的桥梁性科学,如何搭建好这座桥,使学生顺利的从兽医基础走向兽医实践,是每个兽医药理学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兽医药理学教学一般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等前续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却未学习兽医临床的家畜传染病、家畜寄生虫病及普通病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本门课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给予专业知识的铺垫,将兽医药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中常见的疾病结合讲授,充分展现兽医药理学应用性科学的特点,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兽医药理学涉及和包含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适度的帮助学生复习。在知识的“反刍”中,夯实理论基础。当遇到病例时,才会顺理成章的联系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如,在讲到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抗生素时,课前要求复习两项内容:什么是革兰氏阳性菌?常见致病菌中哪些为革兰氏阳性菌?课常上教师再简单介绍常见革兰氏阳性所致疾病,合理的知识衔接后,为药物的临床应用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走近实践

兽医药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理论联系实践,才会使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在讲完抗微生物药一章后,给学生留这样一个问题:某猪场现已确诊发生了猪链球病:请选择4种消毒药用于猪场消毒,并说明选用药物的浓度与应用方法;请至少列出10种可用于猪链球病的治疗药物,并说明如何从已选的药物中选择出适用于本场患病猪只的较理想治疗药物?学生带着问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逐步培养学生查阅专业资料的习惯和能力。回到课堂上教师再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与学生一起完成问题的答案。

又如,在期末复习阶段,让学生练习这样的题目:完成牛剖腹手术和犬剖腹手术时,可能应用的药物有哪些?牛和犬在药物的选用上有何不同?完成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既要复习由于动物种间解剖结构不同,在全麻药的选择上的差异的相关内容,又须将兽医药理学中消毒防腐药、抗微生物药、强心药、促凝血药等章节内容联贯起来,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药理知识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体会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的就是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针对兽医临床疾病的多样性,不可使学生形成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能够举一反三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中应鼓励学生提问题,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创造性的问题,及时给予充分的认同并应善于精讲点拔,训练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不断反复的回顾中得到升华。如在抗微生物药一章学习完并进行了关于猪链球病的药物防治的选择练习题后,启发学习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兽医临床常见病例的药物防治知识,设计问题。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针对抗微生物药一章内容,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某鸡场现已确诊发生了鸡白痢:请选择3种带鸡消毒药,并说明选用药物的浓度与应用的方法;请至少列出10种可用于鸡白痢的治疗药物,并说明如何从已选的药物中选择出适用于本场病鸡的理想治疗药物?如该鸡场发生的是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该如何选药?由此可见,学生在训练中设计问题能力已有所提高,非常令人欣慰。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总结了教学中的不足,也收获了很多的经验。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反刍”理论中,在这种“纸上谈兵”式的练习中,夯实理论基础,为走近实践做好准备。教师只有也在不断的“反刍”经验中,才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值得欣慰的是,“反刍式”教学法尝试后,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得到了后续课程教师支持和认可,反映良好。

上一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尝试与体会 下一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电子电工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