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数学本源,实现返璞归真

时间:2022-09-11 08:32:39

追寻数学本源,实现返璞归真

摘 要: 时代在发展,高中数学的教学思想也在改变。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差异,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不忘紧扣教材,发挥课本中例题与习题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新课标 解读

高中数学新课标更适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缺乏问题意识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重解题技能,轻思考方法;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现在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分为几个模块,分必修与选修,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是枯燥的,如果教师单纯从数学知识的角度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是十分片面和不科学的。因为完全靠数学内容吸引学生,很难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数学思想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个性品质两个过程交互进行的,数学思想升华了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有益于主观世界的改造。因此,唯有深入到数学思想教学这一层次的教学,才是高水平的数学教学。数学思想具有观念性的作用,所以数学思想教学是数学观念的阶梯层次,数学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数学思想教学实施得好,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新修订的高中数学大纲把数学思想列入基础知识的范畴,让数学思想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且高考命题中增大了对数学思想的考查力度,这更促使我们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发挥课本中例题与习题作用

课本中的例题最能反映规范的解题过程,它与习题一起反映了课本知识的深度与覆盖面。例题不仅是新知识的传达,而且是加强思维训练的练习。例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与深化作用。例如:请说出下列函数的图像与指数函数y=2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并画出示意图:(1)y=2x+1,(2)y=2x-2。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后,作了这样的探究:由已知条件不难发现函数f(x)=2x的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即得到函数f(x)=2x+1(f(x)=2x-2)的图像,那么函数y=f(x)的图像如何平移才能得到y=f(x+a)(a≠0)的图像呢?这样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函数图像平移的一般规律。又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pn+q(p、q为常数)且P≠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若是那么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这道题是想揭示等差数列在公差不为零的情况下通项的性质。那么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p■+q(P≠0),掌握了这一性质,对处理等差数列有关的问题起到了帮助作用。

三、用多媒体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更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平台。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时,都可以运用几何画板、Flash等应用软件开展教学,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统计”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经过加工制作成数学情境,在大屏幕上生动形象地出现了汽车、人群、高楼大厦等具体事物。通过具体的数学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搜集相关的数据,学习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反而兴趣盎然,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解决数学问题放在首位,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效地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它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始终要体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获取知识,还要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开放性,注重数学知识辐射功能,利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学生数学地发展,改变传统教学中独立、封闭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课程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与客观需要,制订数学课程教学计划,不断丰富与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思维活动的开放性表现在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是思维活动的开放是创新的前提。那些封闭、狭隘的思维活动,根本谈不上创新的可能。因此,我们在新课标下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操作、去完成,让学生感到没有压力、没有顾虑,不怕出错。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学生思维就会变得更灵活,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更开阔。

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实际生产生活中,与此同时,数学是一门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学科。在新的教学理念中,高中数学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领悟到数学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认识到数学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材选修三和选修四中,开设了“风险与决策”、“数学史选讲”等相关知识的专题,展现出了数学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体现出了数学悠远的发展历史,告诉了学生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与欲望。科学家说,数学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是用数学写成的书。数学是探寻大自然中未知奥秘的有效工具,同时体现出一种自然美,对于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高中生来说,无疑富含着魅力与诱惑,极易燃起探索的欲望。在了解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事迹后,学生们会惊叹于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从而产生浓浓的爱国之情。

六、更适应学生的个性选择

数学是一门充满规律的学科,但是在学习数学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聪明程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各不相同。学生通过思维能力、思想起伏、情感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体现出个性上的差距,通过课堂接受知识快慢反映出聪明程度的不同。教师要注意,每个人的思维过程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习惯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习个性不一样。不同的学习个性会造成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最终就会收获不同的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尊重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个性,并对不同状况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旧的高中数学课本的安排是统一一致的,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是全部相同的,甚至用教学大纲与考试要求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意识到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状态,挫伤了一些学生的进取心与积极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专门编写了不同的课程安排,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总之,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科学教学。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体验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参考文献:

[1]杨明全.认识和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目标[J].河南教育,2013,(02).

[2]曾祥婷.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目标浅析[J].考试周刊,2013,(56).

[3]龚正元.关于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1,(07).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特点分析及教学对策 下一篇:浅谈地下车库的设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