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9-11 08:21:38

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式我国建筑行业中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而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空心楼板技术和后浇带技术的研究成功,使我国建筑行业重新步入一个新的台阶。针对近年来一批建筑工程实例,总结论述了 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关键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 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工程 钢筋工程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were widely used in the form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cast-in-situ concrete hollow slab technology and of the pouring belt of the technology of success, and to mak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o step into a new stage.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paper summarizes architectural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words: building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points template engineering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广泛采用,满足了我国建筑行业中对高层建筑空间大,灵活性差以及抗震等方面的问题,取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融入了蜂窝煤的结构原理,实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结构模式的巨大突破。在施工中,对于模板工程中模板及其支护系统的安装、拆除,钢筋工程的下料、绑扎安装,混凝土工程的配比、运输、布料、浇注振捣、养护等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共同点。现分别论述如下:

1.模板工程

1.1基本要求

模板工程采用胶合板、钢模板、钢板等材料。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埋钢管等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定。

1.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1.3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已绑扎好的钢筋很容易损伤模板面,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部位进行钢筋、钢管电焊作业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而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模板面,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2.钢筋工程

2.1基本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由钢筋加工场制作,则应重点控制好配料单的编写及半成品到现场后的检验环节。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表4的要求且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0mm。HRB400级别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可取表4中锚固长度的0.7倍。

2.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2.3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不留施工缝,如遇天气、施工组织、水电供应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筋以增加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板插筋采用Φ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筋用Φ2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3.混凝土工程

3.1基本要求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按照要求随机抽取制作,并做好养护;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施工缝、后浇带的位置及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处理;现浇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季节、时段及时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或其他有效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模板安装等作业。

3.2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坍落度测定混凝土运输试块制作泵送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拆除养护

3.3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混凝土的布料

泵送混凝土的垂直输送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不能直接放在楼面钢筋网上。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参考文献:

[1]李海民,姬海朝.浅谈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0(1).

[2]郭勇.现浇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

上一篇:ITS在高速公路自动化电子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型测量仪器与技术手段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