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导学案的思考

时间:2022-09-11 08:08:30

使用导学案的思考

导学案作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者。

一、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使用导学案上课,课堂时间明显不够。学生课堂讨论、展示耗时多,原本一个两课时的内容变成了三四课时。

(2)教师不够放手,唯恐学生不会。即使放手,在课堂上的“导”这一环节也显得不够细腻,不够轻松自如;不能正确地使用学案进行灵活地导学,造成机械地使用学案,导致教师“讲”的还是过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3)导学案的实施对优秀生的学习来说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却是雪上加霜,有时候遇到讲解都难以理解的情况,优等生能很快的完成,而学困生就很迷茫,现在让他们自学,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

(4)学生应付学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动脑习惯或者根本不去思考,只是一味地照抄同桌的答案,或者只是一味地乱填答案,使自学流于形式。

(5)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差,不会合作交流,合作时各做各的,各说各的,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可我让小组选代表发言,他站起来所说得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他小组合作讨论过的观点和想法。

二、针对以上一些问题,我认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以此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2)实施“三六有效讲经”,促使教师“少讲”

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

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3)设计导学案时,充分地进行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找到导学案与教材衔接点、补充点。根据教学过程相关要求,思考如何使用导学案组织教学,使导学案与课本有机结合。题目的设计应更加有梯度有层次,既保证学困生“吃饱”,又保证学优生“吃好”。

(4)有针对性地对导学案进行管理(尤其是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适时检查督促,保证导学案从书写、使用、保存等都尽可能达到其作用。思考导学案在知识积累与复习中的作用,一是强调,二是合理使用,从而使学生重视导学案的管理和使用。

(5)小组的培养。教学中要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自己位置,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评点他人观点,接受他人意见。

总之,导学案的实施对我们的整个教学来说犹如吹来了一股春风,尽管有风就必然会夹带一丁点的沙砾那样,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吸取名校教改成功经验,根据自己学校的校情,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不断做出调整与改进,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课改新路子。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任丘华油井下学校)

上一篇:心理辅导活动课之我见 下一篇:对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