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时间:2022-09-11 07:30:22

如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品味出来。读的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1首先要读懂字面内容,通过反复吟哦,体会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

诗的韵脚往往与诗的情感相映照,有些韵脚发音响亮,便于表达昂扬奋发、轻松明快的情绪;有些韵脚发音低微,常用于抒发忧郁、低沉、愁苦的感情。如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用“江阳”韵,读来明快流畅,表现的是极度欢喜之情。而他的另外一首诗《登高》用的是“灰堆”韵,读来低沉抑郁,表现的是悲苦感伤的心境。从诗歌的韵脚的特点,有时可以推知该诗的感情基调。

2要在读中抓关键词语

有些词语本身就带有喜怒哀乐等感彩,如“新、碧、轻、晴、香”等常常与快乐的心情有关,而“孤、独、冷、寒、霜”等常常表现愁苦之情。这些词能帮助读者体会诗情,如杜甫《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按说句中有“碧草”“春色”“黄鹂”等,该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了。有些语句含义深刻,往往是主旨所在,抓住了它,就找到了理解诗词的钥匙。 要在读中弄懂典故

古人写诗词,有时遇到不便直说之处,或为了追求含蓄,往往用典。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理解诗词含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姜夔的《扬州慢》也多处用典。

4要在读中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当诗人用热情的眼光去看世界时,这世界便被涂上了诗人的感彩,它所描写的对象,就成了带有诗人感彩的对象。因此,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推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二、体会谴词造句的妙处

语言是描绘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好坏,关键在于谴词造句准确与否。卓越的作家总是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地谴词造句,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如唐代齐己《早梅》中的句子“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其中犹以“一”字为佳,梅花开在百花之前,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而开,更突出了一个“早”字,极巧妙地照应了题目。又如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后两句写惊鸟飞入芦花之中的情景,连用“立”“惊”“入”三个动词,使水鸟的动态、神情跃然纸上,为江村晚景平添了几分生气。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词语,这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

三、鉴赏运用表现方法的妙处

从作品的文字词语,我们知道了它写的是什么,而从作品的表现方法上,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在如何写,弄清了如何写,也就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领略写法的妙处了。要学生平时注意:诗词结构的技巧,每种修辞的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手法的妙处。

如现代诗人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中对女主人公眼睛的描写:“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儿草上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眼睛比作青草上的露珠,突出地表现了眼睛的水灵、明亮,从而描写出了香香的娇美。

又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这几句写的是从军出征的战士归来时的所想所见。它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前面写征人踏上征途之时,正值丽春美景,而征人正含着生离死别的哀愁,那美景也不过是情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是万分愁苦。这里以乐景衬哀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后边写征人即将与家人团圆,其心中的喜乐可想而知,但偏偏又遇上了下雪的坏天气。天气愈坏,征人越感到好事多磨,就越感归家之可喜,这里以哀景衬乐情,收到了倍增其乐的艺术效果。又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的双关,“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中的借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对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倒装等都各尽其妙。

(作者单位:河南省唐河县实验高中)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下一篇:合理“设问”激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