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时间:2022-09-11 07:09:03

摘要以某鸭场的发病情况为例,分析蛋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介绍该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和药敏试验,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蛋鸭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

福建省顺昌县大干镇某鸭场饲养的25周龄蛋鸭869羽于2007年4月22日发病,每天死鸭少则七八羽、多则十几羽,发病率29%,死亡率10%,给鸭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

1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的蛋鸭869羽,均处在产蛋高峰期,已注射过鸭瘟和禽流感疫苗。鸭群产蛋率突然下降,蛋质量明显下降,蛋壳变薄,有的产软壳蛋或沙壳蛋,出现发病症状后7d,共发病252只,死亡86只,发病率29%,死亡率10%。专业户曾用青霉素饮水和肌肉注射治疗,均无效。

2发病原因

(1)鸭舍潮湿、拥挤、养殖密度过大,每平方米超过13只。

(2)鸭舍长期积有粪便、垫草,从来没有清理过,只在鸭进栏时消毒过1次,空气十分污浊。

(3)鸭饮水及嬉水的池塘水长时间没有更换,严重污染,造成重复感染。

3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羽毛蓬松,离群呆立或脚软扑地,不爱走动,不敢下水,有的病鸭在池塘水中无力上岸或死在池塘中。病鸭严重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绿色;部分鸭粪颜色污黑或带血丝,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关节肿胀,跛行,个别鸭有脱肛现象,发病后期,病鸭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摸有波动感,穿刺有淡黄色腹水流出,逐渐衰竭死亡。病鸭有渴感,喜欢饮水,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在2~3d左右;有的没有出现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

4剖检病变

共剖检28羽病死鸭,其主要病变为:心包膜增厚,外有一层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心包液增多呈浑浊。腹腔内腹水增多、恶臭且有絮状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颜色呈黄绿色,质地松脆,肝表面见针尖大坏死点或出血点,卵巢出血,部分卵泡破裂,卵黄充满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有的卵子变形。皮下严重出血,心脏冠状沟有出血点,心内外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肺充血、发炎。肠道内充满气体且广泛性出血,盲肠肿大发炎,气囊浑浊。有的病鸭关节肿大,剪开关节腔,内有大量粘稠的渗出物。

5实验室检查

(1)采取死鸭肝、脾组织切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多数单个排列,无芽胞。

(2)无菌取病鸭肝脏、脾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平皿,置37℃恒温箱内培养24h,发现在麦康凯琼脂上长出圆形、光滑、湿润、隆起、中等大小的玫瑰红色菌落,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形态特征同上。

6药敏试验

采用常规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安卞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高敏。

7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典型的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蛋鸭大肠杆菌病。

8防治

(1)选用大肠杆菌净(主要成分为黄连、板兰根、穿心莲、黄柏)100g拌料100kg,连用4d。

(2)每100L饮水中加入10%氟苯尼考50g,连续饮水5d。

(3)病鸭隔离治疗,用灭败灵100mL、安卞青霉素5瓶、丁胺卡那霉素8支、维生素C 10mL混合溶液,每只肌肉注射1.5mL,每天1次,连用2d。

(4)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和垫料,鸭舍、活动场地用2%烧碱水全面泼洒消毒1次,扩大鸭舍面积,换上清洁的垫料,每天用百毒杀1∶200倍的水稀释带鸭喷雾消毒1次,连用5d;排干池塘的污水,注入新鲜的水。

采取以上措施后,4d后病情得到控制,鸭群恢复正常。

9体会

(1)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预防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要及时清扫粪便,做好鸭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

(2)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及早治疗,连续用药剂量要足。

(3)注重日粮营养。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氨基酸的补充和平衡,饲料或饮水中应当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以防止本病的发生。可用电解多维,每100L水中加入50g,连用3~5d;10%氟苯尼考,每100L水中加入50g,连续饮水5d,经常交替使用。

(4)注意引种和定期接种疫苗。鸭大肠杆菌可经蛋传播,因此引进蛋鸭苗时应注意种鸭的健康,要到大型的种鸭场引种。要定期注射鸭大肠杆菌疫苗,每年进行2次的免疫。

上一篇: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多种方法联合防治鸡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