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大面积厂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新进展

时间:2022-09-11 05:27:32

多层大面积厂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新进展

摘要:目前人们在多层大面积厂房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厂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就对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文章根据实际案例,来对多层大面积厂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分析了当前我国多层大面积厂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新进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后浇带;预应力损失

近年来,人们在对多层大面积厂房结构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并且通过横向和纵向施工的方法,来使得整个厂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还使得工程的施工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因此当前我们在对多层大面积厂房预应力结构进行施工时,一般都是采用纵向后浇带分段施工和短期施工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

一、工程案例

某多层大面积厂房工程的平面轴线尺寸为84mxll7m,3层,2栋。柱网尺寸为12mx9m,不设伸缩缝。纵向9 mxl3跨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主梁截面尺寸为450mmx800mm,配置2x5Φ5.2钢绞线。横向7跨12m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次梁和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连梁,截面尺寸为300 mmx700mm,配置4Φ15.2钢绞线。

二、分段施工与短期后浇带

1、取消横向后浇带

在该厂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一般都会设置一条横向的后浇带,其跨度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这样就使得建筑结构的张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该厂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横向后浇带的应用只提高了厂房预应力结构25%左右的张拉力,这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还加大了工程施工的成本,为此经过相应的考虑分析,施工单位决定在该厂房工程中取消横向后浇带。

由于考虑到取消横向后浇带,对建筑结构预应力的影响,因此我们就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以避免在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其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这就对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我们在对取消横向后浇带后,人们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膨胀带设置在次梁混凝土结构当中;另一种是在建筑梁柱结构上,覆盖塑料薄膜,从而对其起到一个良好的养护保护的作用。

2、纵向设置短期后浇带分段施工

由此可见,在该厂房工程施工中,技术人们就只需要对纵向后浇带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对纵向后浇带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使得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还又有利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而且为了保障纵向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技术人员好更加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确定。

3、短期后浇带留置时间

然而我们在纵向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其混凝土结构有时会出现早期收缩和预应力损失的情况,这就对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采用短期后浇带施工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这种施工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对后浇带的留置时间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而使得建筑工程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14天以后,混凝土的收缩量就会达到一个最大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结构中的收缩量就会慢慢的建设,这样就有利于人们对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的控制,从而保障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三、预应力筋搭接技术

1主梁预应力筋通过后浇带时的搭接技术

本工程楼面因采用了三段流水施工,在施工第Ⅰ段时,就要解决第Ⅱ(III)段预应力筋的预埋问题。此时,第Ⅱ(Ⅲ)段仍未绑扎钢筋,不可能预埋整条波纹管。为此,在第1段梁板施工时,先预埋短波纹管(从第Ⅱ与第Ⅲ段需留置在第1段混凝土中的张拉口至后浇带处);在第Ⅱ(Ⅲ)段梁板施工时,再驳接波纹管,以保证预应力筋搭接。

2框架连梁预应力筋的搭接技术

横向框架连梁的有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为84m,需分两段拖工,在轴线柱角外伸处搭接,留张拉口,

四、大面积金钢砂楼面一次成型工艺

1平整度控制

大面积金刚砂楼面施工一次成型的平整度,分三级测量监测。

(1)搭设标高监测台(利用电梯井道搭设),全程标高监测不受各层模板钢筋震动影响,以保证测量精度。

(2)模板完工后进行全面积水平测量验收。

(3)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届,焊接找平控制小角钢调整螺杆,小角钢固定时用水准仪测量找平。

2金钢砂楼面施工

商品混凝土运距较远,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为160~190mm。为防止因混凝土沉落出现裂缝,同时减少内部微裂,基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必要时可采取二次振捣(但应防止因过振引起离析)。基层混凝土浇筑完3-4h内先用6m长刮尺刮平,拆除水平角钢,用原浆补平缝隙。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再用抹光机加圆盘进一步平整混凝土。以保证表面平整密实。

3水平监测用角钢的布置与安装

角钢采用L30x3,长6m,垂直于轴线方向通长布置,行距5.5m。每条角钢开椭圆型:fL5个,孔距1.5m,最边一个孔位于顶端5cm处,确保相连角钢的平整度。安装角钢的螺杆立焊在相邻的钢筋上.调整角钢平整度时,用上下两个螺母固定。

4金刚砂地面的成品保护

由于工期要求,在完成金刚砂楼面后,第三天就要堆放上层结构施工材料。本工程的做法是完成金刚砂地面后及时覆盖较厚的塑料薄膜一层,再铺5cm厚河砂。门型架吊运摆放时。一律下铺方木。装拆门型架时严禁抛落,轻置轻放,尽可能保护楼面不被砸伤。

五、存在的优点

(1)便于组织流水施工。本工程纵向设置两条后浇带,从中段开始施工,向两侧扩展,有利于建立准确的预应力值。由于施加预应力,后浇带留置时间大为缩短,加快了施工进度。

(2)由于原方案横向后浇带长达117m,工作量大,且连接后浇带处的预应力短筋多。本方案取消横向后浇带可简化施工,并节约大量预应力材料。纵向后浇带处不用预应力短筋,两者合计可节约预应力筋总量约15 t。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多层大面积厂房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使得有利于人们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从而使得厂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新型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多层大面积厂房结构的各方面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参考文献

[1]林洁.谈工程造价控制的途径[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14)

[2]陆谊.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 2007(08)

上一篇: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下一篇:超厚现浇模板型钢支撑技术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