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我的琵琶叫时尚

时间:2022-09-11 03:42:17

赵聪我的琵琶叫时尚

赵聪:中央民族乐团琵琶独奏演员,声部首席;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琵琶协会理事,北京1949 - The Hidden City艺术顾问。曾获“天华杯”全国青年专业琵琶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央音乐学院香港“龙音杯”民族器乐比赛最高奖,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称号”,两度获得全国琵琶大赛“园丁奖”等众多奖项。

中国文艺家:《聆听中国 月舞》堪称是你和“新民乐”的代表作,首先专辑的封面就非常富有个性,你为什么要设计成那种“飞天”的感觉?

赵聪:我的音乐确实与众不同,我需要的是听觉与视觉的搭配。我的音乐是民乐,但我又想让它时尚,而纯流行的又不是我的音乐,所以我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最古典的“飞天”。 如果“飞天”照搬过来就太古典了,但是我又很想让它时尚,最后就是既要有飞的感觉,又要很张扬。封面上的红裙子也是我设计的,设计理念是既要有力度还要很女人,力度就要有盔甲般的金质感觉。那么纯盔甲又不是很女人,于是我就想到动漫,在大量的动漫里面找到灵感,后来还加了一些的元素在里面(主要是装饰),我想这应该叫混搭。混搭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它的感觉就是很多元素在一起,让人感到有很多内涵。我的唱片也正是这种感觉。而在造型的时候,我露出脚和小腿,这样比较时尚、性感。这不是之前想好的,但是到了必须要拍的时候,忽然灵光闪现而摆出了这样的造型,很多时候我的音乐和作品也是这样的。

中国文艺家:业内人士对这张专辑的评价是纯粹的世界音乐,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赵聪:是的,我的初衷就是要做一张真正的世界音乐。在国外我们也咨询了很多专家,到底什么是世界音乐?答案是要具备很多民族元素的音乐。为什么说我的这张专辑是纯粹的世界音乐?因为所有的西洋乐部分都是由外国人完成的,包括交响乐的配器、吉他、贝司、键盘等,是真正的中西方结合、对话所碰撞出来的东西,这种有冲击性的东西才有灵性、才有意思。

举个例子,《放马山歌》的钢琴选了很多版,但是制作人汉斯都不满意,最后他在法国找到了一个。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团队精益求精、不计代价的态度。交响部分是由布拉格交响乐团完成的,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接中国这样民族的音乐,所以这张专辑记入了他们的史册。

当作曲家完成交响乐配器以后,音乐色彩完全变化了,颜色非常奇异和丰富。媒体给我的评价是跨界的,对我来说,古典与流行没有任何障碍,唯一的障碍就是是否能够把自己的心扉打开,就是演奏的一刹那是否完全地投入。这时可以什么都不想,但是进入状态后,一切都可以抛弃,只剩下最简单的裸的音乐,流行和古典没有界限。

中国文艺家:大家都说你的这张专辑是中国民乐最奢华的专辑,是吗?

赵聪:就像我刚才讲的,国际顶尖的音乐制作人加上全程的欧洲录音,包括录音棚、衣食住行等等,都是一笔昂贵的开销。在录音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有时间的限制,随时有感觉就随时录,这在国外是很奢侈了,更何况在国内。这张专辑用了三年时间完成,没有算成本会花多少,尽我们最大努力做到最好是我们的目的。而后期制作也是要最好的,比如最简单的细节,唱片的盒子是海外进口的,唱片的本身就是郎朗和李云迪用的索尼的压缩盘。现在唱片行业不景气,投入那么高成本是血本无归,我们就是在完成一个自己的梦,但这个过程是非常幸福的,结果也很不错。

中国文艺家:下张专辑你打算怎样去做?

赵聪:下张专辑EMI有邀请,我想做偏宗教一些的东西。因为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是无国界的,宗教也是一样。人们对信仰有一种追求,他们想寻求的是心灵上的平静与追求,这个是无国界的。其实,音乐本身具有娱乐性,高尚的地方可以普及人的灵魂,这样的音乐除了自己享用以外,还得看是不是能帮助别人。还有一个是电子音乐,这些都不是很流行的东西。我想在我老的时候会出一张最古典的唱片,因为那是从最小的时候学的,一直不会离开自己,若干年后出才是最美最好的时候,也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吧。

中国文艺家:大家都知道你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你是几岁开始学习琵琶的?

赵聪:应该从胎教就开始了,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就一直在听琵琶,她说我在特别小还在爬的时候就总爬到琵琶旁边,对琵琶有种特殊的亲切感。我父亲教我姐姐拉小提琴,到我懂事了我就学习琵琶。正式学习的时候是6岁。

中国文艺家:你弹了这么多年的琵琶,觉得琵琶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

赵聪:它除了是我的衣食父母以外,它还带我一层一层地蜕变:我小时候没有激情与创造力,对于琵琶只是喜欢和学习,得病了弹琵琶就会好,也不饿也不渴,从来不用父母督促我练琴.如果有段时间没练琴就会感到心慌、觉得少了什么或者做了错事。到了中学后,经过不断地得奖和取得一些成绩后,我找到了自信。小时候我不是很有自信,一旦在舞台上弹起琵琶就找到了自信。父母的人生愿望就是希望我能考上中央音乐学院,这也就变成了我的人生愿望。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以后,看到学院里全是非常优秀的同学,在这个环境里觉得自己有些迷失并且找不到方向,除了学习就不知道未来该怎么样(发展)。但是琵琶一直在我的身旁,陪着我度过大学生活。

不过我还是很幸运,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央民族乐团,在那里我接触了流行的音乐猫(组合),现在看起来是比较幼稚,但那是我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历,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就很难有这个流行的感觉。

中国文艺家:你发明的站着弹琵琶也是在音乐猫时期?

赵聪:对,就是在音乐猫的时候。传统的琵琶演奏方式都是坐着弹的,当我的音乐跟我的状态完全不匹配的时候,就会非常难过,于是就想到我要站起来,我也要走到前面去。小提琴是可以走的,大提琴和古筝也是可以的,唯独琵琶不可以。我必须要去动,我要跟我的音配合,不然我坐在那儿激动的心情就不能表达。

于是我就想站起来以后该怎么办,吉他原来也是坐着弹的,后来也站起来了,有了前车之鉴,我要向吉他学习。后来我研究了吉他是怎样站起来的,找到一个固定的合适的点,最后就站着弹了。

站着弹跟坐着弹,在演奏方法上稍微有些不同。实际上在演奏一些流行音乐的时候,比如说有节奏型的音乐是比较适合的。第一次音乐猫站着弹琵琶是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上,给了我很多镜头,因为我可以走到前头去了,大家都眼球一亮,琵琶也能站起来了,当时我觉得我很怪,慢慢地就习惯了,觉得这很好。

中国文艺家:从那时你就开始把时尚的一些元素注入到琵琶之中,而且你还发明了中国第一把水晶琵琶。

赵聪:后来中央民族乐团做了一场《盛装民乐》的时尚音乐会,在那场音乐会上我大胆尝试,当时我穿了一个一般弹琵琶的人不会穿的有皮质感的小短裙,我想我的琴也要有变化了,我看过陈美有一个水晶小提琴,要是做一个水晶琵琶也会很漂亮。后来我听说王安能做水晶琵琶,于是我找到了他。我们一起研究,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后就做成了水晶琵琶。水晶琵琶的诞生在民乐界轰动一时。

中国文艺家:水晶琵琶在演奏曲目方面有什么优点与缺点?

赵聪:它的缺点是跟一般的琵琶一样,延音比较长,但这也正是它的优点。传统琵琶音比较浑,不容易与流行音乐融合,而水晶琵琶却恰好地与电声乐队相结合。水晶琵琶在视觉上也是一种尝试,我想告诉大家,古典也可以很时尚,不是只穿短裙子才是时尚,包括乐器本身和音色,经过创新也可以时尚。实际上我尝试了以后,不管它是成功还是失败,希望会给后人以借鉴。

中国文艺家:水晶琵琶是不是不适合演奏传统古曲?

赵聪:没错,就是不适宜演奏传统的古曲,但是用它演奏《春江花月夜》、《彝族舞曲》那些柔和的乐曲就很好。还有用它弹我的纯电子音乐《东方丽人》也非常的合适,当跟电声乐队合奏的时候就会让大家遐想这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因为现在大家的欣赏也多元化了,如果纯的古典音乐在舞台上演一整场,确实有些枯燥。就是说演奏者也要进步,有些时候古典很重要,需要把它保留下来,但是年轻人更要发展自己的风格才能进步,哪怕尝试一下也好。

中国文艺家:可以说你是在琵琶界里古典与流行相结合的第一人。

赵聪:我想这是我的特点。

中国文艺家:近些年你频繁去国外交流、演出,你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赵聪:之前我是觉得出国好开心,能展示中国民乐就行了,慢慢地我发现,其实我们应该有我们的责任的。国外的音乐确实比我们先进,但是我们也有我们先进的、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要由浅而深地向他们介绍,可以先从流行的开始,用音色打动他们,这样才会慢慢地理解中国神韵的一些东西。

我是韩国首尔九老区宣传大使,我把中国的两个学生送到韩国,与另外三个人做了一个组合,叫律吕组合。我就是要把中国传统的音乐推到国外,先跟亚洲融合,然后慢慢地跟世界融合。我想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因为中国市场很大,世界市场更大,如果我们能进入到世界市场,我想中国民乐界的人一定会很高兴。把中国的文化带到国际上,这是我应该做的。

中国文艺家:下一步你要做一个“聆听中国”的世界巡演,现在筹备得怎样了?

赵聪:现在筹备的音乐部分已经完成了,我希望给予观众更丰富的享受,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造型要给人全新的感觉。所以音乐会的时候,我会大量使用原生态,与国际大师合作,如果可能的话会请布拉格交响乐团过来,至少有一场会是这样的。而且希望我的音乐会不是简单地看过就完了,我希望让大家看完后学到一些知识。毕竟音乐会的名字叫“聆听中国”,我想介绍中国,还有中国的文化,除了听觉还有视觉。

中国文艺家:最后问你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大家都会津津乐道地说你是“琵琶美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赵聪:比较发愁。想不明白到底是夸我还是贬我,我觉得扣这样一个名字,是给我的一个压力。

因为一旦被扣上这个帽子后,就会有人对你评判。我当然很感谢大家给我这样的一个称呼,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演员来说,应该各方面都好,包括自身的形象,虽然很苛刻,但是对于观众来说是需要的,他们需要美的东西。因为既然你是演员,你就要给观众带来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的全方位愉悦,这是你的工作。

上一篇:陈倩倩:三分四十一秒的不同 下一篇:中国红歌会,你为什么这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