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宁都湖坊下坑里遗址发掘简报

时间:2022-09-11 03:20:57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经115°~116°,北纬26°05′~27°08′。东临石城、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永丰县,北毗乐安、宜黄、南丰县。地处武夷山脉以西,属低山丘陵地区。中部梅江及其支流琴江西侧多低山丘和河谷盆地。湖坊遗址位于琴江支流湖坊河流域形成的河谷盆地周围的低丘上。经调查在方圆不到1平方公里的湖坊盆地周围分布着下坑里、新坊坑、牢窝里、官山、通天排、高排咀等大小不等的商周遗址数处(图一)。

因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石城至吉安段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7月至9月对下坑里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下坑里遗址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固村镇湖坊村的下坑里山丘上,属山丘类型遗址。该遗址整体呈马鞍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80米。高出周围稻田约2~15米。湖坊河从遗址西北侧蜿蜒而过,注入琴江。石吉高速公路东西向从遗址中部通过,该遗址位于高速公路桩号K23+100至K24+100之间,即AD―37附近(图二)。此次发掘仅限于公路施工区范围内,探方的布设亦依公路走向展开。共布设10×10米探方16个,编号为:08宁•湖•下T1―T16{以下简称为T1―T16},方向北偏西15度,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图三)。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2个,出土石、陶质文物近千件(片)。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地层堆积

遗址由于地表植被覆盖差,受雨水冲刷严重,文化层保存状况相对较差,遗物基本暴露在地表上。发掘区东部保存相对较好,现以位于发掘区东面的T1为例介绍地层堆积情况。

第①层厚约2~5厘米,土质较松软,沙性较重。包含物主要为印纹硬陶片和石器,大多数遗物出于此层。开口此层下的遗迹单位有08宁•湖•下H1、H2。

第②层厚约10~30厘米,土质较紧密。土色偏黄。该层包含物主要为夹沙和泥质软陶片。可辨器形有豆和鼎。该层仅分布在T1西南角一带。该层以下为生土(图四)。

二、 文化遗迹

H1位于T1西北部。开口①层下,打破生土,东北角被现代树坑打破。H1平面呈近方形,剖面为锅底状。长径148厘米,宽径114厘米,深30厘米。坑内堆积为红色粗砂土,土质疏松,含有较多的炭屑。包含物有少量的泥质红陶片、黄陶片和夹沙黄陶片。可辨器形有硬陶折肩罐(图五)。

H2位于T3东北部。H2开口①层下,打破生土。H2平面呈不规则形,剖面为锅底状。长径110厘米,宽径70厘米,深10厘米。坑内堆积为灰褐色土,土质较紧密,含炭屑。包含物有少量的夹沙灰陶片与黄陶片,以及少量硬陶片(图六)。

三、 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主要为石器和陶器,现按质地分别予以介绍:

(一)石器:共出土111件。材质多为青石质,少量为砂岩。器类有锛、镞、、穿孔石器、砺石等,以锛的数量最多。

锛共35件,按加工对象可分为大型锛和小型锛。

大型锛有26件,依整体形态可分二型。

A型:19件。长条形,体浑圆。方顶,弓背,直刃,侧锋。

标本T11①:2,砂岩。微残。长9,宽3.5,厚1.7厘米(图七,1)。标本T10①:3,砂岩。完整。长7,宽3.2,厚1.7厘米(图七,2)。标本T8①:2,砂岩。完整。有段。长8,宽6,厚1.6厘米(图七,3)。

B型:7件。近方形,体扁平。方顶,直刃、侧锋。

标本T1①:5,砂岩。完整。长5.5,宽4.5,厚1.5厘米(图七,4 )。标本T1①:4,砂岩。完整。长5,宽5,厚1.5厘米(图七,5)。

小型锛有9件,依整体形态可分二型。

A型:5件。长条形。方顶,弓背,直刃、侧锋。

标本T1①:7,砂岩。完整。长4.5,宽2,厚0.9厘米(图七,6)。

B型:4件。近方形均为方顶,直刃、侧锋。

标本T13①:2,砂岩。完整。长3.1,宽1~2,厚0.9厘米(图七,8)。标本T1①:8,砂岩。完整。长2.8,宽残2.4,厚0.7厘米(图七,9)。标本T9①:11,砂岩。完整。残长3.2,宽2.7,厚0.9厘米(图七,7)。

镞共30件,按横截面可分二型。

A型:24件。三菱形。有扁三菱形和正三菱形之分。

Aa型:23件。扁三菱形,平面呈柳叶形,尖长锋,圆短铤。中脊明显。

标本T12①:2,青石质。锋略残。长5.2厘米(图八,5)。

Ab型:1件。正三菱形,锋、铤均呈尖锥状。

T9①:3,青石质。磨制精细。长5厘米(图八,6)。

B型:6件。圆柱形。

标本T11①:1,青石质。三棱锥状锋,铤为圆形。长5厘米(图八,7)。

砺石共8件。均为砂岩。磨面清晰光滑。

标本T5①:8,细砂岩。磨面下凹。残长15,残宽8厘米。

共2件,依整体形态可分二型。

A型:长条形。T15①:9,青石质。弧刃,正锋。形体厚实。长17.5,宽7,厚约3厘米(图八,1)。

B型:近方形:T2①:1,残。形体单薄。残长15,宽10,厚约2厘米(图八,2)。

穿孔石器1件。T11①:8,砂岩质。圆形环状,对穿孔环径7.5,孔径1.4厘米(图八,3)。

(二)石料、石坯:出土有24件,此从略。

(三)陶器:陶系以灰色印纹硬陶为主,泥黄色软陶次之,伴出少量彩陶和原始瓷。陶器均为慢轮拉胚成型,轮旋痕迹明显,胎壁厚薄较均匀。主要以高领、折肩、圜凹底器为主,可辨器形有鼎、豆、尊、盂、罐等。印纹硬陶纹饰流行复线菱形纹、方格纹、篮纹、网格纹、梯格纹、曲折纹、方格凸点纹、弦纹状附加堆纹、水波纹、指甲纹、刻划纹、刻划与拍印纹组合为主,器物口沿或颈部偶见刻符(图九至图一)。彩陶胎质细腻,色泽绚丽。纹饰有三角网纹、竖条纹、类人群纹、类字符纹。彩绘均位于器物口沿、肩部等视角最佳位置,有的与下腹拍印纹饰组合在一起,彩绘图案呈现出规整、粗放、细密、繁缛、疏朗、流畅的不同风格。陶器器型有尊、罐、盂、豆、鼎等。

尊共2件。

标本T7①:7,硬灰陶质。残。仅见敞口,高领。颈饰凸

弦纹(图一一,3)。

罐共82件,依大小可分为大罐和小罐二大类。

大罐75件,依领部特征可分为高领罐、中领罐与矮领罐三小类。

高领罐4件。均为口沿残片。

标本T15①:19,硬灰陶质。仅见方唇,斜折沿,直领,沿面上有约2毫米的穿孔,颈部轮弦纹清晰可辨(图一一,6)。

中领罐31件,依肩部特征可分二型。

A型:折肩中领罐。

标本H1:6,硬灰陶质。圆唇,侈口,小折沿,广折肩。沿面内凹,颈部刻饰二组凹弦纹,肩部拍印方格纹(图一一,4)。

B型:溜肩中领罐。

标本T9①:15,硬灰陶质。圆唇,侈口,小折沿,溜肩。肩部拍印篮纹。器表施灰褐色陶衣(图一一,2)。

矮领罐40件,依肩部特征可分二型。另有一类划入其它。

A型:折肩矮领罐

标本T2①:11,硬灰陶质。圆唇,侈口,小折沿,广折肩。器表拍印错乱方格凸点纹(图一一,1)。

B型:溜肩矮领罐

标本T14①:9,硬灰陶质。圆唇,侈口,斜折沿,溜肩。颈饰凹弦纹(图一一,8)。

其它:标本T12①:6,硬灰陶质。方唇微侈,盘口,溜肩(图一一,10)。

小罐7件,依肩部特征可分二型。

A型:2件。折肩罐。残,仅见圆唇,口微侈,斜腹。

标本T9①:17,硬灰陶质。腹部拍印复线菱形纹(图一一,5)。

标本T2①:10,硬灰陶质。腹部拍印曲折纹。

B型:5件。溜肩罐。

标本T14①:14,硬灰陶质。圆唇,高领,溜肩。肩部拍印方格纹(图一一,7)。

盂5件。

标本T1①:9,硬灰陶质。尖唇,侈口、斜折沿,短束颈,斜腹(图一一,12)。

豆1件。标本T1②:9,泥质黄陶。可复原。子母口,折腹,喇叭状矮圈足,圈足上有2个圆形对穿镂孔。

鼎腿6件。泥质黄陶。有正装和侧装之分。

器底8件,依底部特征可分二型。

A型:凹底7件。

标本T2①:19,硬灰陶质。凹底,外底拍印三线菱形纹(图一一,9)。

B型:平底1件。

标本T10①:10,硬灰陶质。平底(图一一,14)。

器足10件

标本T15①:14,喇叭状,外壁划饰凹弦纹(图一一,11)。

彩陶共14件。均为残片。胎质细腻,质地坚硬,色灰白。器表施白色陶衣后,再绘饰图案纹饰。依据纹饰风格可分四类。

A类:2件。三角几何纹。均绘于罐口沿上。残,仅见敞口,广肩。肩部贴塑带状附加堆纹一周。

标本1:T3①:6,圆唇,斜折沿,矮领,束颈。口、沿面及肩部画赭色三角几何纹图案装饰。(图一二,1)。

标本:208宁、湖、下T4①:6,口沿及肩部画赭色三角几何纹图案装饰(图一二,5)。

B类:10 件。竖条纹。均绘于罐之肩、腹结合处,赭彩均画饰于肩部,有的肩部彩绘与腹部几何拍印纹共存于同一器物之上。残,仅见折肩,斜腹。

标本1:08宁、湖、下T2①:8,肩部画饰赭色竖条纹,腹部拍印网格纹(图一二,8)。

标本2:08宁、湖、下T15①:12,肩部画饰赭色竖条纹,腹部划饰细密的篦纹(图一二,9)。

标本3:08宁、湖、下T5①:11,肩部画饰赭色竖条纹,腹部划饰细密的篦纹(图一二,10)。

标本4:08宁、湖、下T8①:4,肩部画饰赭色竖条纹,腹部拍印细篮纹(图一二,14)。

标本5:08宁、湖、下T15①:10,肩部画饰赭色竖条纹,腹部素面(图一二,6)。

标本6:08宁、湖、下T16①:7,肩部画饰赭色竖条纹(图一二,7)。

C类:1件。类字符纹。

标本T1①:11,口沿残片。仅见圆唇,敞口,斜折沿,矮领,束颈。沿面有直径约2毫米的穿孔。沿面和外口沿下分别画饰竖条纹和类字符纹(图一二,3)。

D类:1件。类人群纹纹

标本T10①:6,罐口沿残片。仅见圆唇,敞口,束颈。沿面上约间距2厘米,有2个直径约2毫米的穿孔。沿面及内外口沿下画饰类人群纹,分别以双线弦纹间隔为三组(图一二,2)。

四、 结 语

(一) 遗址文化面貌与年代推断

遗址由于地表植被覆盖差,受雨水冲刷严重,文化层保存状况相对较差,遗物残破且基本暴露在地表上,许多器物的相对年代缺乏地层依据,现只能依靠考古类型学对遗址的年代和文化面貌进行探讨。

下坑里遗址出土器物主要以高领、折肩、圜凹底器为主,可辨器形有鼎、豆、尊、盂、罐等。印纹硬陶纹饰流行复线菱形纹、方格纹、篮纹、网格纹、梯格纹、曲折纹、方格凸点纹、弦纹状附加堆纹、水波纹、指甲纹、刻划纹、刻划与拍印纹组合为主,器物口沿或颈部偶见刻符。彩陶胎质细腻,色泽绚丽。纹饰有三角网纹、竖条纹、类人群纹、类字符纹。

该遗址的发掘,丰富了人们对赣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基本面貌的认识。下坑里遗址文化遗存年代特征与江西新干、萍乡彭高、修水普垴上①、赣州竹园下遗址②和广东曲江石峡遗址中文化层③接近。表现在装饰纹样中流行的复线菱形纹、方格纹、曲折纹、方格凸点纹等与上述遗址装饰风格相一致。在器形上,如A型中领罐(H1:6)、B型中领罐(T9①:15)、其它类矮领罐(T12①:6)分别与赣州竹园下遗址出土的壶(H10:10、11)、折肩罐(H9:4)、盘口罐(H15:57、58)相似④;A类、B类彩陶纹样与福建闽侯昙石山上层出土的曲折纹彩陶片纹饰类似⑤。由此推断,下坑里遗址的年代与赣州竹园下遗址的年代相近,约在西周初期。

(二) 发掘意义和主要收获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即从浙江南部瑞安前山,至福建闽东,闽南经澎湖至台湾,曾发现一批彩绘纹饰相近,与印纹陶共存的彩陶。从陶器器型、陶质、彩绘纹样及彩绘位置都极其相似,彩绘图案均于口沿、肩部,有的与下胶的拍印纹相互组合在一起。以竖条纹装饰为主的彩陶,说明浙南、福建沿海与台湾南部海岸之间的早期文化有一定联系,反映了我国东南沿海彩陶纹饰上的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它显然不同于北方黄河流域半坡、北首岭、姜寨彩陶纹饰多为动物图案和少量植物图案的繁缛和华丽,也与长江流域青莲岗、良渚、屈家岭出土的植物花纹、旋纹的彩陶有别⑥。

宁都下坑里湖坊遗址出土的彩陶纹饰中的三角网纹,竖条纹,与浙南、闽东南、台湾的彩陶风格具有大至一体的风格,但类人群纹和类字符纹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根据下坑里湖坊遗址调查、发掘的情况分析,该遗址与闽西、粤北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在文化因素上存在联系,另与江西省赣州市竹园下遗址的有部分的相似性,时代约为西周初期。有助于进一步弄清赣南西周文化内涵及其与珠江、闽江三角洲等华南沿海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的联系,并可以湖坊河流域为中心的湖坊盆地载体开展聚落形态的考古研究。

彩陶在江西的首次出土,不仅仅是填补了江西西周时期无彩陶的空白,更为我们探讨西周时期印纹陶与彩陶的相互关系、族属的分布与迁移、考古学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巫术礼仪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和视角。

以上情况表明,湖坊遗址是西周初期长、珠、闽三角洲地区及华南沿海地区诸考古学文化因素相交汇的重要载体,并且更多的带上了华南沿海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色彩。究其原因,是与赣南地处鄱阳湖、赣江到北江这一我国南北交通要道,是中原与岭南乃至珠江、闽江三角洲等华南沿海一带考古学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与整合的枢纽地区这一特定文化地理态势分不开的。

领队: 余江安

发掘整理: 饶华松刘爱民谭昊漆跃文

平徐田华余江安

绘图: 何国良谭昊漆跃文

胡胜付雪如

执笔: 余江安饶华松徐田华

注释:

① 江西省博物馆“印纹陶问题”研究小组:《江西地区陶瓷器几何形拍印纹样综述》,《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②、(4) 杨军等:《江西赣州市竹园下遗址商周遗存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2期。

③ 朱非素等:《谈谈马坝石峡遗址的几何形印纹陶》,《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⑤、(6) 吕荣芳:《福建、台湾的贝丘遗址及其文化关系》,《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年。

上一篇:夏鼐先生与中国科技考古 下一篇:从孝感叶家庙遗址浮选结果谈江汉平原史前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