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块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的压汞曲线和相渗曲线特征

时间:2022-09-11 03:18:51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利用压汞曲线及其各项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并与相渗曲线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判断储层储集性能好坏,为储层预测提供有效信息。

关键词:大湾区块;毛管压力曲线;相渗曲线;储层分类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构造上位于川东断褶带东北段普光气田主体西北部,西与分水岭构造相邻,东与普光西构造相接,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主要为鲕粒白云岩,物性好,储集性能好,但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度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了对大湾区块M井的27条毛管压力曲线进行研究,将大湾区块飞仙关储层分成了四类,本文还利用20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分类对储层分类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效果良好。

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图1 毛管压力与进汞饱和度的关系图

压汞曲线能很好地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特点,其形态主要受孔隙喉道的分选性和喉道大小的控制。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可定性评估储层岩石的储渗性能[1]。

为了能够利用曲线特征对储层物性进行分析,现将大湾区块M井不同孔隙级别下的27条毛管压力曲线( 图 1) 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区分出四类曲线。

(1)Ⅰ类孔隙结构

毛管曲线排驱压力较低,小于0.1MPa,最大进汞饱和度一般大于90%,孔隙度大于10%,中值毛管压力小于1.0MPa,中值半径大于1.0μm,平均值为5.32μm,喉道较粗,分选好,是优质储集层。

(2)Ⅱ类孔隙结构

毛管曲线排驱压力介于0.1-1.0MPa,最大进汞饱和度一般介于80%~90%,孔隙度介于5%~10%,中值毛管压力介于1.0~10MPa,中值半径介于1.0~0.303μm,平均值为0.85μm,属于中喉,分选较好,是中等储集层。

图1 毛管压力与进汞饱和度的关系图

(3)Ⅲ类孔隙结构

毛管曲线排驱压力介于1.0~10MPa,最大进汞饱和度一般介于70%~80%,孔隙度介于2%~5%,中值毛管压力介于10~40MPa,中值半径介于0.303~0.022μm,平均值为0.12μm,细喉,分选中等,是较差储集层。

(4)Ⅳ类孔隙结构

毛管曲线排驱压力大于10MPa,最大进汞饱和度一般不大于50%,孔隙度小于2%,中值毛管压力大于40MPa,中值半径小于0.022μm,平均值为0.0083μm,微喉,分选较差,是差储集层。

2 相渗曲线的特征

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很多,本次实验设置的试验温度,水矿化度,大气压,注入气粘度,液体粘度均保持基本一致[2],笔者认为这次实验影响相渗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就是样品的孔隙结构。在各类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图中,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差异较大,因此主要按照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和特点可将相对渗透率曲线分为3类。

综合数据可知,以Ⅱ类储层为主,Ⅰ类、Ⅲ类次之,Ⅳ类储层最少。

结合压汞曲线和相渗曲线得到:

第一类相渗曲线中的最终气相相对渗透率高,样品气相、水相相对渗透率都变化都很快,说明其孔隙连通性好,从汞饱和柱状图中可看出大孔隙占主要地位;孔隙度大于10%,,对应的储层为Ⅰ类储层。

第二类相渗曲线的最终气相相对渗透率较低,气相、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变慢可推测其孔隙结构较复杂,从汞饱和度柱状图中可看到大孔隙比例减少,中小孔隙比例有所增加;孔隙度介于5%和10%之间,储层分类为Ⅱ类储层。

第三类相渗曲线的最终气相相对渗透率很低,说明其驱替效果很差,反应了这类曲线的孔隙结构差,对应的储层为Ⅲ类储层。

4 结论

应用压汞曲线形态及其参数可以很好的对大湾区块的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分类;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以鲕粒白云岩为主,Ⅱ类储层最多;由于水相相对渗透率形态变化趋势不明显,本次试验主要是按照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变化将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分为3类,曲线典型,特征明显,与划分好的储层形成了良好的对应关系;在生产中对压汞曲线和相渗曲线进行综合研究利于储层的预测。

参考文献

[1] 崔泽宏,夏朝辉,刘玲莉等. 应用毛管压力与相渗曲线研究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生产能力[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1) : 89-91.

[2] 王国先,谢建勇,李建良等. 储集层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及开采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2004,25( 3) : 301 -304.

上一篇:题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新时期地质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加强思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