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快乐阅读

时间:2022-09-11 02:00:35

在游戏中快乐阅读

摘要

阅读课堂中融入游戏,利用游戏搭建阅读的桥梁。视游戏为习得途径,视阅读为学得途径,融合二者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游戏;快乐阅读

明代哲学家王明阳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调达,摧挠之则衰萎。”意思是:教育儿童应该顺应儿童喜欢嬉戏的天性。就像草木刚开始萌芽,让枝条舒展,它就能顺利生长,摧折它就会枯萎。新课标也再次强调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建立联系,遵循学生的天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语言学习理论认为,母语学习存在“习得”与“学得”两种方式。人类凭借口语习得与书面习得这两种机制,在环境作用下,在扑面而来的各种母语媒体中,学会母语口语,并积累语言,参与语言实践,掌握书面语言。“习得”与“学得”是掌握母语的两条途径,习得是语感,学得是理性和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因而,在阅读课堂中融入游戏,利用游戏搭建阅读的桥梁,视游戏为习得途径,视阅读为学得途径,融合二者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营造游戏情境,品味细节精彩

融入游戏的阅读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活动情境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尽可能淡化学习任务,诱发出各种积极的感觉器官效应,调动起眼、口、耳、鼻、手,进而调动全身心的感觉,自然地吸纳文本语言,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儿童进行常态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的感觉,在游戏中,孩子不带任何功利的目的,没有要达成的目标,轻松自在,无拘无束。阅读教学课堂中,若能利用语言文字,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淡化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置身于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从而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在《巨人的花园》一文的教学中,就可以借助游戏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童话语言的魅力。

【教学片断】

师:这个巨人脾气好,可能早饭没吃饱,发不出脾气,要不然声音怎么这么温柔啊?(师模仿学生软绵绵的语气读)“滚出去”!

生:(大笑)不行!

师:让我们全班一起当一回巨人!

生:(响亮的声音)“……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师:看黑板,一起来写“逃窜”,这个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现在咱们做个游戏,愿意参加的到台上来。(在倒计时声中,学生蜂拥上台)师:看来我们“逃”出课堂很容易,可是“窜”是什么样子的呢?“窜”到哪里去呢?

师:游戏重新开始!(师生齐读巨人的话):“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随着“滚出去”话音刚落,参加游戏的孩子向四处跑开,有的躲在门后,有的躲在电视柜后,还有的索性抱头躲到桌子底下)游戏结束,有个孩子还在桌子底下躲着。

师:看来这个孩子被巨人的吼声吓坏了,不敢出来了!孩子们,现在你能说说“逃窜”的意思吗?

生A:跑的速度快。B:向不同的方向跑。C:把自己隐藏起来。

在《巨人的花园》一课教学中,可以不进行理论化的口头说教,也不用借助工具书,而是借助游戏情境的营造、游戏角色的表演,将之作为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抽象的词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情境的营造创设了一种尊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对“逃窜”的感悟,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在游戏中学习,思维得到历练,心灵得以放飞,想象得以展现。

二、设置游戏角色,再现文本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小学语文各个学段课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均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些课文把握住儿童的思维特点,理解儿童的审美追求,充满童真童趣,深得儿童喜爱。基于上述游戏于语言的魅力,我们还可以发掘游戏的深层作用,借助游戏角色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扮演人物或动物的角色,体验文本表现的生活。帮助学生置身于文本特定的情境,到达本不可能到达的世界,与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出的文本角色实现零距离的心灵沟通。

在《陶罐与铁罐》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借助游戏角色的设置,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节当中。如:出示课件,问:“你看,这是国王的御厨房!瞧,陶罐和铁罐来了,谁能说说,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讲述)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想去国王的御厨房看看吗?不过,要进入御厨房,就先要过大内侍卫队长词语的刀剑关!战斗开始!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激起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游戏角色的欲望,为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寻找到突破口。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精彩纷呈,课堂学习的效率不言而喻。

三、引导游戏行为,潜置学习内容

如果教师能将语言学习的任务不动声色地隐身于游戏中, 经过巧妙地设置和引导,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理解语言,欣赏语言运用的巧妙,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那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得以提高。

将游戏融入阅读教学不等于降低阅读教学的要求,所有的游戏行为的目的仍然应当服务于阅读教学,服从于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必须把阅读教学内容或任务潜置于游戏行为中,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游戏任务,在引导游戏的同时也引导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林莘老师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在教学“蟋蟀是如何选择住址”这一环节,林老师是这样通过游戏行为的引导体现其他昆虫的选择住宅的“随遇而安”的。

游戏表演者:昆虫甲与昆虫乙模仿昆虫四处找住址。接着――

师:请问昆虫甲,你是怎么选择住址的?

请问昆虫甲,你会在这里住一辈子吗?

请问昆虫乙,你是怎么选择住址的?

请问昆虫乙,你会在这里住一辈子吗?

这样的游戏行为,摒弃了乏味的分析说教,只是在愉悦的游戏行为中通过参与、感受,就将其他昆虫的“随遇而安”的特性一目了然。潜置于游戏行为中的知识点被巧妙化解,不留一点痕迹。

上一篇:英语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解析 下一篇:发挥教研组作用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