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4071例稳定型冠心病的大样本病例临床回顾性研究

时间:2022-09-11 01:35:16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4071例稳定型冠心病的大样本病例临床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便临床更好地选择用药。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确诊的4071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2400例)和阿司匹林组(167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降压、控制血糖及抗心肌缺血等常规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组以服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组以服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14 d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AR);判定心绞痛及心电图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粒细胞减少、心肝肾功能、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的PAR降低程度大于阿司匹林组(P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心绞痛;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1-0021-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 order to select the bette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4071 cases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lopidogrel group (n=2400) and the Aspirin group (n=1671).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lipid-lowering,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hypoglycemic therapy,anti-ischemic therapy.On the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drugs,the Clopidogrel group was given Clopidogrel,the Aspirin group was given Aspirin.14 days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Then the changes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R),angina pectoris,electrocardiogram clinical efficacy,neutropenia,heart function,liver function,kidney function,hemorrhag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14 day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After 14 d treatment,the level of PAR decreased in the Clopidogr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Aspirin group(P

【Key words】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gina; Clopidogrel; Aspirin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疾病,可分为稳定型冠心病和不稳定型冠心病[1]。稳定型冠心病是一种包括劳力型心绞痛和无心绞痛发作的慢性冠心病,若不及时治疗,极可能恶化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2]。心绞痛是因为心肌复合过重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3]。目前心绞痛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4]。本文对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4071例,均符合CCS Ⅱ级,且心绞痛发作时均有ST段压低或抬高>0.1 mV。所有入选患者胃镜检查均显示无活动性胃黏膜出血及溃疡,体格及实验室检查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出血倾向、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并且应用相关药品不过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2400例患者中,男1300例,女1100例,年龄42~76岁,平均(59.7±13.5)岁;阿司匹林组1671例患者中,男970例,女701例,年龄45~79岁,平均(61.2±14.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降压、控制血糖及抗心肌缺血等常规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116),首次负荷剂量600 mg,继以150 mg/次,1次/d,14 d为一疗程。阿司匹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次,1次/d,14 d为一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血常规并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R),PAR复查在服药14 d后进行,检测条件和初次相同,观察PAR改变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情况、病情恶化情况(死亡、恶化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以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心绞痛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50%而低于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或硝酸甘油服用量增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心电图改善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后静息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ST段恢复>0.1 mV或ST段恢复正常;(2)有效:缺血性ST段恢复0.05~0.10 mV之间;(3)无效: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PAR改变情况及病情恶化情况比较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PA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2.2 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的78.2%,氯吡格雷组治疗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的70.8%,氯吡格雷组心电图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14 d后,氯吡格雷组出现76例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阿司匹林组发生153例(9.2%)胃黏膜出血及25例消化道出血(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稳定型冠心病是一种包括稳定性劳力型和无心绞痛发作的慢性冠心病,若不及时治疗,极可能恶化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6]。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粥样动脉硬化出现的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小板在受损表面黏附、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心肌血流灌注受损,心肌供血供氧减少,产生心绞痛[7]。因此,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作用,对阻止血栓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8]。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噻吩并吡啶类衍生物,是ADP(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9]。可选择性、不可逆的抑制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结合,并且还能够抑制ADP所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扩增现象,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10]。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动脉血栓的一线药物,能够有效预防15%的血管性死亡以及30%的非致命性血管事件[11]。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失活血小板环氧化酶-1(COX-1),抑制血小板激动剂血栓素A2(TXA2)的形成,最终达到抗动脉血栓的作用[12]。但临床应用易出现胃肠道出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的PAR降低程度大于阿司匹林组(P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均可发挥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但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政,蒋廷波,程久佩.稳定型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1,10(3):168-170.

[2]梁树俊,林英会.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3例[J].河北中医,2014,36(12):1815-1816.

[3]李国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7):16.

[4]宋广钧.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129-130.

[5]董海丽.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11):935-937.

[6]黄冰生,董吁钢,陈丹丹,等.心肌标志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界值[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11(5):324-327.

[7]陈博.软坚散结配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8]李岚.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小板活化的机制及奥扎格雷对血小板活化的干预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04.

[9]程鹏飞,魏增泉.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7):639-642.

[10]曾文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513-514.

[11]史旭波,胡大一.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问题[J].临床荟萃,2008,23(16):1141-1143.

[12]贾新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7):123.

(收稿日期:2014-12-25) (编辑:欧丽)

上一篇:某高校在校生痔疮患病情况调查 下一篇:浅析“微时代”对秘书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