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威信

时间:2022-09-11 10:34:10

浅议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威信

摘 要: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其自身的威信对于有效地控制课堂,推动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甚至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威信的因素,研究和探讨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师威信 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各种因素、各种关系相互交汇并发生作用的复杂过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作为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其自身的威信对于有效的控制课堂,推动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因素,研究和探讨教师威信的重要性。

一、教师威信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师威信是指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教师威信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主观因素。

(1)教师的自身素养,特别是师德修养影响着学生对于教师的整体判断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环节中的实际情况的判断力和决策水平。

(2)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水平是教师人文修养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课堂中教师的专业权威性和教学的掌控能力起着一定的作用。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想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能够减少学习障碍。

(4)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与学生交往时给学生带来新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5)仪表。教师整洁的仪表、严谨的作风、文明的习惯等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好感,从而建立威信。

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指社会、学校、家长对于教师的态度。社会尊师重教,对于教师威信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学校领导对于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于教师的态度也是教师威信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心理期望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会用自己心目当中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去衡量教师,那么学生期望课堂中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呢?

1.知识丰富,学识渊博。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丰富的教师,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经验,运用得当的方式和方法,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

2.互动能力强,善于沟通。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而且是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互动性强的教师能够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实际状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反应增减知识点。

3.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囿于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大多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师,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科间的交叉知识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赢得学生的喜欢。

4.良好的师德修养及品行。

师德修养是教师的重要素养,是赢得威信的重要方面。教师若具有公正无私、不偏不袒、认真负责、言行一致的品格,肯定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三、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威信的因素分析

1.教学无计划性或者要求不当。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却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填鸭式”或者“拔苗助长式”的教学,使得学生产生厌倦,从而失去应有的信任和尊敬。有的教师不加分析地实施要求,较为专制地惩戒措施,也会引起师生间的矛盾。还有的教师对学生没有要求,只要不干扰上课,做什么都可以,这种“放羊式”的教育最终将造成课堂纪律涣散。可见,以上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麻木心理,影响教师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

2.课堂的组织管理不到位,掌控能力不够。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因素和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的过程。合理有效地协调各种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课堂情境,如环境卫生、光线充足、置物有序等要求不足;对于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发生问题行为。这些不仅会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而且会影响教师的在课堂上的威信。

3.滥用惩罚手段,造成矛盾激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课堂问题行为,有的教师为了不干扰自己的教学进程,往往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措施。但问题行为较多时,惩罚难免有失偏颇,最终势必造成课堂教学中断,学生的抵触情绪加大,甚至认真听课的学生会厌倦。课堂教学的中心转移,师生矛盾激化,给学生这样的暗示:老师无法有效地管理课堂,威信丧失。

4.课前准备不充分,自信心不强。

课堂教学不是即兴表演,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预见性。有的教师课前没有充分准备,导致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环节把握不准或者把握不好,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没有能够充分地有效地把握教学秩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不信任,进而对课堂产生信任危机,严重时会破坏教学的秩序,教师的威信必然丧失。

四、树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威信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师德修养。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知识素养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任何时候,学生对于知识广博的教师总是有着一种崇敬之情。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让学生信服。此外,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对课堂教学中威信的建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寓师德于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注重言传身教,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会关注教师的行为,只有知识素养和实德修养齐修,教师才能够树立威信。

2.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只关注个别聪明或者调皮的学生,或者进行“目中无人”式的教学;有的教师对于课堂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如学生睡觉、做小动作等,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关注个别差异是指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学习方式等各有不同,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3.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并进。

一个尊重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希望,总是能够给予他们宽容和理解,这是一种师爱的流露。与要求结合在一起,师爱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若失去严格要求,师爱就是盲目的,没有目标的,没有希望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教学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动怒,以引起少数学生的警醒。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远离你,反而会获得更多的信任与尊敬。

4.培养情感、养成习惯。

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是交流情感的地方。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在渴求知识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情感的需要和满足。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增进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全方位的调动,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师以课堂为桥梁建立起情感和知识的双重纽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威信也能够很好地树立。

参考文献:

[1]吕达.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德清.现代管理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8.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邓军.浅议教师威信[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5]徐晓.教师威信的形成以及影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4,(4).

上一篇:谈科学教学中自主化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下一篇:“互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