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说中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形

时间:2022-09-11 09:47:00

小议小说中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形

保罗·利科曾经说过:“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可见,时间对于小说叙事的重要性。而小说叙事时间的变形又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作品中的时间顺序,使作品产生特殊的叙事效果,体现出不同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从而使读者转换思考和感受的角度,关注叙事的不同侧面,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本文将用叙事的视角,透过时序的变形,探讨叙事文学中叙事时间为叙事带来的明显的叙事效果上的增强与消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叙事所体现出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与生命感受的不同倾向。

小说的叙事时间顺序,通常被称为“时序”。由于小说的叙事时间有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之分,小说叙事中时序的变形就是指小说的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分离、交错,文本时间不再按照故事时间来确定顺序,而是按照作者的意愿被重新排列。叙事时序的多种多样的变形,虽然只是结构上的变化,却使得情节变得更加丰富、曲折,人物性格刻画更加鲜明、深刻,气氛更加浓烈、清晰。

从小说的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小说的不同风格。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的时序的变形会带来哪些不同的效果。

一、倒叙

倒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讲述所发生的事实”。倒叙抢在叙事之前先把作者自己的某种看法或者感受表达出来。就像语法中的倒装句型,把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部分说在前面,强调了作者的意图。在小说叙事中,叙述者虽然想强化自己对某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但并不是直接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而是通过倒述的形式,在叙事之前就强调了自己想要强调的部分。让作者的看法先入为主地渗透的到读者的阅读中,从而得到了强化。

余华的小说《活着》一开篇就运用了一种含蓄的倒叙:“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当小说进入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的时候,小说的叙事也运用了倒叙:“四十多年前,我爹常在这里走来走去……”《活着》讲述了十来年前的一个午后,“我”去乡间为民间文学收集素材的时候遇一位老人,叫做“福贵”。他向“我”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在小说中,是“我”和福贵的讲述都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这样的叙事时间的变形使叙事本身变得灵活、多变,操控起来游刃有余。福贵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荒唐、凄凉、欣喜、悲伤……因为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加上一个垂暮老人的回忆,又是叙述者十年之后的回忆。无论当这些发生的时候,在那个老人和旁观者的心中留下了多少辛酸与苦痛,欢乐与开怀,因为时间的沉淀都变得有些模糊、有些隐约,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清晰。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福贵生命中的欣喜与悲苦,也透过那无尽的时间长河多了一些悲悯与豁达。

二、预叙

预述是“提前叙述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件。”预叙是将在故事的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提前交待一下,并不展开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预叙之时,作者站在了一个全知的视角上。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作者早已知晓,将它提前告诉读者,这样,读者对于以后发生的事也就已经得知了。在这样的叙事中,故事的真实性被消解了,读者继续读下去,并不是故事的结果牵引着读者,而是作为叙述本身的过程吸引了读者,读者的注意力从对故事的迷恋上转移到了叙事者及其行为上。这也正是作者叙述的目的。

谈到预叙,就不能不谈到《百年孤独》。它就像一座时间的宫殿,不仅预叙的手法随处可见,而且它还融合了顺序、预叙和倒叙等各种手法,叙述者自由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向度的时间里穿梭。小说的第一句话“很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忆起,他父亲领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为小说构建了总体的时间框架,在这一句话中就包含了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且将顺叙、倒叙、预叙结合在了一个句子里,显示了一种哲学化的时间。作者不是像一般回忆性小说那样站在全部故事的终点去回顾已经发生的故事,而是只从一个不确定的“现在”开始,既能倒叙过去,又能预叙未来,囊括了三个时空。整部作品中,每当叙事者需要转换叙事的情节时,它的开头一定采用了预叙的方法,百年的历史在叙述者的叙述中自由而又流畅的流转着,难怪梅勒曾感叹说他费了几十页的笔墨才让尼罗河拐了一个弯,而马尔克斯只用一段文字就写出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并且让它的子嗣长上尾巴。预叙的多次运用,从形式上为《百年孤独》又增加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使本来就具有神秘色彩的布恩地亚家族的神秘感更强烈,也使读者从这不太容易被理解的叙述中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这个家族的孤独。

参考文献: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年

2.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3.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4.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程德培,《当代小说艺术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

6.罗冈,《叙事学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小议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下一篇:谈情境创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