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体检心电图分析

时间:2022-09-11 08:25:10

914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体检心电图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914例体检的中老年人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中老年异常心电图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慢病体检的914例心电图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为198倒,所占此例为21.7%,缺血性改变占总人数的39.7%,年龄越大心电异常现象越明显,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病;体检;心电图;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89-02

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社会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大大加强。慢性病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国民人均寿命不断增长,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随国民人均寿命的增长而增高。中老年人是心血管和呼吸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心血管和呼吸疾病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而心电图已成为临床对心血管和呼吸疾病诊断的一个最常用、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它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肺心病等有重要价值。本文收集了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慢病体检的914例心电图资料,分为6组,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慢性病检者914 例。男465例,女449例,年龄32~88岁,平均(60±3.9)岁,其中32~39岁例,40~49岁例,50~59岁例,60~69岁例,70~79岁例,80~88岁例。其资料见表1.

1.2研究方法: 对每例受检者由门诊内科医生做一般内科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在安静状态下采用型号为FX-7402 CardiMaX的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描记,受检者在常温、上午、空腹、平卧、安静状态下进行描记,有特殊病史者加做导联或加长描记,诊断标准以人卫第7版《诊断学》作为诊断标准。异常心电图包括:ST―T改变、ST段改变、T波改变、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肺型P波、窦性心律失常、房室肥大等。

1.3统计学处理: 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士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2.1 914例体检的中老年人心电图资料统计

表2可见,正常心电图198例占21.7%,异常716例,所占比例为78.3%.其中单项异常改变者505例占70.5%;两项或两项以上异常改变者211例占29.5%;男性的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在716例异常心电图中,缺血性改变占总人数的39.7%。

2.2 异常心电图的年龄分布情况

表3可见,914例体检异常心电图年龄段分布可见,70~79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最高,占此年龄段人数的85.45%,其次是80~88岁占85.36%,发生率最低的为32~39岁占42.6%,6个年龄段的异常心电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⑴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本组检查对象为有病或怀疑有慢性病的检查者,中老年总人数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心电图异常比例较高,在统计的异常心电图也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与马英[2]报道的情况相符。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心脑动脉硬化、吸烟等。因此在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上的表现也就更集中和突出。说明心电图的改变与老龄化程度有关。⑵缺血性ST- T改变占受检者异常心电图的首位。在特定情况下ST- T 改变为诊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确诊依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很多因素能引起改变,最常见的因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心脏外疾病和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冠心病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其病理变化在青年甚至儿童就已经开始,只是在中老年期才出现临床表现,尤其是49 岁以后进展最快[3],从而引起ST- T 的变化。本资料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缺血性改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可能与心肌慢性缺血或劳损等因素有关[4]。⑶传导阻滞占9.4%。以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常见,主要由于右束支在解剖学上细长,可见于一些正常人和束支退行性变,不一定是病理性,但对患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者出现新的右束支阻滞预后差,病死率增高[5]。左前分支阻滞多见于病理状态如心肌炎、冠心病等各种气质性心脏病[5]。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见于部分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若P-R间期延长多为病理状态,如心肌炎、冠心病等。⑷房室肥大占8.1%。血压长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脏,使心脏的结够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高心病左室肥大及劳损,但肺源性心脏病可能引起右室、右房肥大。本次慢性病体检以高血压、肺心病为主,所以异常率较高。⑸窦性心律失常占7.0%,其中窦性心动过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其中部分人合并有左室肥大、阵发性房速或左前分支阻滞等。窦性心动过缓和不齐,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属健康老年人群,不必过多其它检查及担忧,但当心率过于缓慢,或同时存在心脏病变时,表现头晕、胸闷、心绞痛、心功能不良,应考虑植入起搏器[6]。本组体检者其病史资料显示大多有临床症状,建议心电图复查。⑹肺型P波占5.8%,引起P波电压增高在临床上可见于许多疾病,但最常见仍为肺源性心脏病,其次为先心病、脑血管病支气管哮喘,本资料显示P波电压增高主要集中于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病史中明确记录有吸烟、咳嗽、咳痰多年,桶状胸等肺部体征明显,符合肺心脏病的诊断。⑺各种期前收缩占4.8%,其中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频发或持续存在者更见于气质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室性前收缩大部分是功能性的[7]。任何因素使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折返或触发活动均可导致期前收缩,原因多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器质性心脏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亦均可引起期前收缩。问病史有28例确诊有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本资料显示中老年组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心肌开始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退行性变及缺血改变,导致心肌的兴奋性、应激性、传导性、自律性等的变化[8]。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确定有利于了解期前收缩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可指导临床治疗。⑻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作为心脏疾病及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且随年龄的增加房颤的患病律显著增加。这与衰老有关的心肌纤维化、脂肪沉积等退行性改变,心房扩大炎症、窦房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房缺血有关。本文高发年龄段也呈老龄化特点。统计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心电异常现象越明显。另外男性疾病检出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无规律饮食有关,女性在心肌缺血性改变明显高于男性且年龄段集中于60岁以上,可能与激素水平紊乱,抗病力减弱等有内在联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其心脏血管的自然老化呼吸功能的减退,老年人的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的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由于病情变化的迅速性,症状的不典型性,常被延误诊治[9]。但只要加强检测,显现先兆症候及时诊冶,就能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在以后的临床防治工作中,要从青年人开始预防,让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让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宛主编.临床心电图学「M.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马英. 1087 例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1):1347.

[3]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第11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

[4]刘丽娜,584例老年人体检心电图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1;04(a):0007-02

[5]张文博,李跃荣,心电图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13-119

[6]林榕.652例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3):41.

[7]党瑜华。异常心电图图谱.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

[8]李宝珠,王慧敏.1588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21):317~318

[9]岑凯怡,李国佩.2000例体检心电图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0):1196-1197

上一篇: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妊娠期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观... 下一篇:观察麻苏苓贝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