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1 08:10:49

信宜市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信宜市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备耕、种苗选取与种植、肥水管理、防风防晒、冬季管理、断蕾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广东信宜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80-02

信宜市地处粤西山区,香蕉栽培历史悠久,是香蕉种植大市,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0 km2,年产30万t,总产值2.4亿元。近30年来,信宜市先后引进了高脚顿地雷、威廉斯、巴西蕉等多个品种进行种植,由于巴西香蕉果穗长,梳形,果形较好,具有丰产、稳产的特性,果指长直,商品性高,受到收购商和蕉农欢迎。根据信宜市群众多年的栽培实践,现将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园地选择

巴西香蕉宜选择空气疏通、地势开阔、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机质和无机营养丰富特别是钾丰富的土壤、地下水位在100 cm以下、易排易灌不易积水的田块种植,园地阳光充足,交通便利。

2 备耕

2.1 基肥准备

巴西香蕉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基肥充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且需加磷肥堆沤腐熟,一般备用量不低于37.5 t/hm2。

2.2 整地与打穴

目前,大多选择水田种植巴西香蕉,应用挖掘机开沟起畦,并采用“深沟高畦”的整地方法。包沟5 m起畦,畦向与主风向平行,沟深40 cm左右,畦高0.45~0.60 m,每畦种2行,整畦采用“一畦两行”式种植,按2.0~2.2 m株距挖穴,栽植1 800~1 950株/hm2。

3 种苗选取与种植

3.1 种苗选取

巴西香蕉试管苗应来源于种苗合法经营单位,种苗选取标准:纯度保证,无病虫,无变异,继代数合格,有叶6~8片,假茎基部粗壮,茎高8~10 cm,叶色青绿不徒长。

3.2 大田种植

种苗种植前2~3 d喷1次40%氧化乐果乳油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巴西香蕉种植一般以春植为主,最佳时期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2月下旬以后,气温逐渐回升,阳光、雨水充足,病虫少,种植成活率高。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当年8—9月开花,11—12月即可收获。巴西香蕉生长后期可避过秋冬的低温危害,霜冻前收完香蕉,达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夏植或秋植,需要预防越冬时期的低温寒害,因而抓紧时机抢种春植巴西香蕉[1]。

定植时施足基肥,每穴施基肥20~25 kg,基肥和土壤混匀放在穴的下部,上层回表土至高出地面15 cm。定植时浅种,轻轻将营养杯除去,不破坏杯内营养土的结构,回土时覆盖营养泥不超过1 cm,同时用手轻压实即可。然后淋足定根水,但随着生长到一定程度,球茎会露出地面,故整地时要预留部分土壤供培土用。

4 肥水管理

4.1 合理施肥

试管蕉苗前期嫩弱,在2片真叶展开前,一般不宜施肥,当长出1~2片新叶后才能开始施肥。当假茎高50 cm前分别用45%香蕉专用肥(15-15-15)、尿素100、50 g冲水50 kg淋施,株施肥液0.5~1.0 kg,也可用腐熟稀粪水淋施。当假茎高50 cm后可用复合肥撒施,也可结合植株生长情况喷施叶面肥。种植5个月后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要重施肥料,采取沟施(沟规格150 cm×40 cm×40 cm),施肥量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30%左右。种植大田后8个月左右,即抽蕾至断蕾期,视蕉树长势适当喷施叶面肥,此期施肥量约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20%。断蕾后至采收前,为保证优良果型的形成,需株施45%香蕉专用肥0.5 kg,也可适当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增进蕉指饱满度,提高商品价值。

4.2 水分管理

2片真叶展开前,宜在每天未日出前或17:00后淋水,注意应绕蕉苗基部浇水,不能当头淋下;种植大田后,采取畦沟灌水,即将水引进畦沟,然后采取机械或人工方式将水淋湿畦面,当土壤水分达65%左右时,将水排走,不能在蕉园内长时间储水,因为巴西香蕉对涝害非常敏感[2]。

5 防风防晒

台风常使华南沿海地区的香蕉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失收。因此,要认真预防。可采取竖支柱的方式预防台风害,当蕉苗长至1 m高时,用打桩器在近蕉头25~30 cm处打深45~50 cm的孔,然后插入竹桩或木桩,并用塑料带将桩和香蕉假茎绑紧扎牢。

强烈阳光易灼伤果轴、果柄及果身,尤以向西的果穗更甚。受害后防碍养分运输,影响果实发育,应预先把果穗上最后的一片叶拉下遮盖或再用枯叶遮盖果穗。

6 及时割叶与及早除芽留芽

香蕉生长每个时期健康功能叶维持在10~15片叶便可实现高产目标。功能叶片只能维持数月便枯死,所以巴西香蕉一般每月应割除1次下垂叶和染叶斑病的病叶。凡接触到或可能接触到果实的叶片和苞叶都从着生处割除,以免引起斑痕。

巴西香蕉萌生的吸芽会消耗母株的营养,影响母株的生长发育,有碍蕉园的通风及光照。因此,在断蕾前对所有吸芽要及时除去,除芽要注意不伤及母株。用利刀铲除或用刀近地面将吸芽的地上部切除,经2~3次后,该芽就不再生长。但要注意铲蕉工具消毒,以株为单位,每铲1株香蕉周围所萌的吸芽后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或恶霉灵等药剂进行消毒1次,以防香蕉枯萎病病毒由带毒株通过铲蕉工具向健康株传播。留芽在断蕾后进行,选留花果穗背向的生长较深或发育健壮的芽,近沟边的及大叶芽不留。留芽时,要注意保持合理的株行距,充分考虑便于耕作的同时,使每株都有良好的光照条件。香蕉采收后1个月左右才砍掉母株主杆,使母株养分留给吸芽生长[3-4]。

7 加强冬季管理

为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于10月施冬肥并培土。此外,还需通过果穗套袋进行防寒,套袋前喷杀菌剂和杀虫剂,可先用报纸将果串包住,然后用小孔的蓝色塑料袋从果穗下端套入,套住整个果穗,上部紧系于果轴上,下部打开排积水,可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及机械伤,显著提高产量及品质。袋口上方扎在果轴上方开口,株顶盖稻草保护蕉柄。寒流霜冻来临时蕉园灌水、熏烟。霜后及时喷水冼霜,根外追施叶面肥。

8 适时断蕾疏果

断蕾要适时,一般掌握在雌花开放时进行。每穗留7~9个果梳,其余的在晴天中午用利刀将花蕾割掉,以集中养分供果实发育。同时结合疏果,疏除“抒蕉”、“三层蕉”,提高香蕉的质量。断蕾、疏果应选择在晴天午后进行,不宜选择雨天,以免病菌入侵,果轴腐烂。

9 病虫害防治

9.1 束顶病与花叶心腐病

束顶病俗称青筋、蕉公,可造成植株生长缓慢,矮化,不抽穗或产畸形果,直至最后枯死;花叶心腐病表现为花叶心腐,叶缘卷曲皱缩,有病斑出现于果轴或花苞,造成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目前,这2种病均没有理想药剂进行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立即挖除并对病穴进行消毒,注意防治蚜虫,切断传染源。

9.2 叶斑病

香蕉叶斑病以黄叶斑病为代表,有煤纹病、黄叶斑病、缘枯病、灰纹病几种类型。香蕉受害后,叶片早衰、枯死,影响产量。目前,可用25%敌力脱乳油1 500倍液、40%新扑脱悬浮剂800~1 000倍液喷施防治,同时注意清除发病或干枯蕉叶。

9.3 黑星病与炭疽病

黑星病与炭疽病均可对果实进行危害,黑星病还可危害叶片,香蕉受害后,出现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防。

9.4 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属夜蛾科害虫,白天潜伏,黄昏后对幼苗进行危害,造成缺苗。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拌炒过的花生麸撒于地面诱杀,同时注意清除蕉园残叶杂草。

9.5 香蕉象鼻虫

香蕉象鼻虫主要通过幼虫蛀食假茎、球茎,造成大量纵横交错的蛀道,防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从而造成危害。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0%杀虫双水剂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于傍晚自上而下喷湿假茎,毒杀成虫。同时,注意清洁蕉园,清除枯烂叶鞘。

9.6 香蕉弄蝶

香蕉弄蝶通过取食叶片,减少叶面积,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可在低龄幼虫期用青虫菌、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青虫菌混合敌百虫晶体(1∶1)8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通过人工用竹子打散叶苞让幼虫落地,从而杀死幼虫。

10 参考文献

[1] 黄坤良.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10(10):69-70.

[2] 陈杰忠.果树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4-95.

[3] 古晋.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4(2):25-27.

[4] 李琼,曾赐金,张桓涛.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7):153-154.

上一篇:柘城县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镇稻16机插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