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网络平台,推进教师教育

时间:2022-09-11 07:57:41

借力网络平台,推进教师教育

摘 要: 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教师教育工作效果。网络平台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活动、全面的评价体系、自由的学习时空、人性化学习体验,为教师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恰当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增强教师教育工作的效果,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网络平台 Moodle

传统教师教育工作大多采用将集中面授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以培训教材理论知识讲授学习为主,通过考试考核评价学习活动效果。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在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中被广泛使用,表现出特有的功能和优势,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培训形式。开展有效的网络化教师教育工作需要相应网络平台的支持,以设计、呈现和管理课程资源,组织、管理和评估学习活动。在众多的网络平台中,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Moodle平台(中文译名为“魔灯”),因其免费、开放源代码、支持多种语言,且功能强大、简单易用、教育理念先进而被广泛使用,发展迅速。我就利用Moodle网络平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平台可以提供简捷的操作体验

安装Moodle只需要选择基于NT架构的操作系统,将安装软件包解压缩到磁盘的根目录下,根据安装说明和向导提示,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就能完成平台的安装。Moodle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管理Moodle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每个人都能方便灵活地进行网站管理、课程管理和学习管理,学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和技能,会使用IE浏览器,就可以熟练地利用平台开展网络化学习活动。可见,平台的安装、管理和使用都十分简单容易,在实际应用不会存在技术应用层面上的门槛或瓶颈问题。

二、平台可以呈现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平台课程资源的设计中,管理员可以通过添加文本页、网页或链接到文件、站点等方法,将相关的学习内容以电子文档、演示文稿、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数字化形式添加到课程中,或直接链接到平台之外的相关学习网站,并允许学员参与课程建设,上传共享有价值的资料,从而为学员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解决传统教师教育教材内容有限、呈现形式单一的问题,极大地满足学员的学习发展需要,充分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

三、平台可以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

在平台课程活动的设计中,管理员可以添加作业、测验、心得报告、程序教学、讨论区、聊天室、Wiki、词汇表、互动评价、调查问卷、WebQuest等各种交互协作探究活动,并形成完整的交流环境,从而使学员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问题的主动探究者,能够充分调动各种高级思维活动,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也不再是学习过程中分散的独立个体,能在活动中顺畅地与专家、学者或学习伙伴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解决传统教师教育过程中只讲授、不交流或交流不畅的问题,并且这种交流是全方位、非面对面的,易于形成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学员可以就学习问题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共享经验智慧,在交流合作、协作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共同进步,这有利于学员产生群体归属感、获得学习满足感,维持和强化学习动机。

四、平台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

管理员可以通过平台动态跟踪,全面了解学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登录时间、活动内容等情况,浏览和评定学员活动中所的论坛帖子、作业、心得报告等作品,组织开展学员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学员成绩的类别、权重、偏好和例外等内容,平台将自动动态汇总、实时更新学员各阶段活动成绩,从而构建多主体、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有效监督、管理学员的学习活动,对不能按要求开展学习活动的学员及时提示和督促,从而改变传统教师教育中学习过程不易管理,学习效果以考定论的评价模式,保证评价的全面、公平、公正。同时,过程评价的各种信息都会实时反馈,有利于学员随时了解活动情况,不断调整学习活动,维持强化学习动机,保证学习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确保学习效果最优化。

五、平台可以突破有限的时空范围

平台创设的教师教育“网络教室”是虚拟的、开放的,学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相对分散的地点、相对灵活的时间里,只需一台能够联入网络的计算机便可以开始学习之旅,随时随地轻松享受“送到桌面的培训”,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师教育工作相对封闭的培训学习模式,有效解决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有助于学员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综上所述,Moodle平台能够为学员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全面公正的评价考核、轻松便捷的学习体验,充分满足学员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员积极参与互动协作、交流活动,感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效提高专业素质。同时,在平台应用过程中,学员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整合应用的优势和功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尝试和探索,不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第一版).

[2]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第一版).

上一篇: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农村职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实践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