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漂浮烟苗密度对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11 05:42:18

不同漂浮烟苗密度对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影响研究

摘 要:为了筛选漂浮烟苗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最佳烟苗密度,采用漂浮育苗的方法,研究了4种烟苗密度处理(密度Ⅰ:162株/盘,密度Ⅱ:90株/盘,密度Ⅲ:81株/盘,密度Ⅳ:54株/盘)对烟蚜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Ⅱ处理的漂浮烟苗盘蚜量最大值显著高于密度Ⅲ处理和密度Ⅳ处理,与密度Ⅰ处理无显著差异;而密度Ⅱ处理的单株蚜量、有效繁蚜叶数量、有效繁蚜叶载蚜量以及僵蚜数量,均显著高于密度Ⅰ处理,且其患病烟蚜、死亡烟蚜数量低于密度Ⅰ处理。因此,以密度Ⅱ处理培育烟苗可获得最佳的繁蚜效益,进而为大量繁殖烟蚜茧蜂提供基础。

关键词:烟蚜;烟蚜数量;漂浮烟苗;烟苗密度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26-04

人工大量饲养天敌释放于田间防治害虫,是害虫生物防治中常用的方法[1]。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烟蚜Myzus periscae(Sulzer)的重要寄生天敌[2]。通过人工饲养烟蚜茧蜂并释放于田间,可有效控制烟蚜的危害[3-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烟蚜、烟蚜茧蜂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6-8]。云南省烟草公司从2010开始,全面推广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进一步提高繁蜂效率、降低繁蜂成本已成为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繁蜂技术中,多采用盆栽烟株作为寄主植物繁蚜、繁蜂[9-10]。此方法培育烟苗后,还需将烟苗移栽至花盆中,存在费工费时的缺陷。烟蚜具有较强的趋嫩性,烟苗能很好满足烟蚜的取食需要。采用漂浮烟苗饲养烟蚜与烟蚜茧蜂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的优势[11-12]。但以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则可能存在烟苗密度影响烟苗生长和烟蚜繁殖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根据烟蚜茧蜂的生存依赖于寄主烟蚜,烟蚜的生存依赖于寄主植物这一基本原理,2011-2012年,在红河州烟草公司烟蚜茧蜂繁育基地,对不同烟苗密度与不同接蚜、繁蚜方法对烟蚜数量增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接蜂、繁蜂技术对烟蚜茧蜂数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优化组装出适宜漂浮烟苗繁蚜、繁蜂的技术和方法,希望能为烟蚜茧蜂的持续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烟蚜为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新哨三角地烟蚜茧蜂繁育基地地栽烟株保育、扩繁的烟蚜。烤烟品种为K326,包衣烟籽由玉溪中烟种子公司生产。

1.2 漂浮烟苗培育 在繁蜂棚内,采用漂浮育苗法,按漂浮烟苗的育苗要求,在长×宽×高为66.5cm×34cm×3.5cm规格的595穴的漂浮育苗盘上将烟苗培育至3叶1心,而后将烟苗移植到长×宽×高为66.5cm×34cm×5.5cm规格的162穴(正方形孔穴,孔穴边长30mm)的漂浮育苗盘上继续培育。包衣烟籽K326于2012年9月5日播种于595穴的漂浮育苗盘中,10月8日移植到162穴的漂浮育苗盘中。繁蜂棚温度在15~27℃,相对湿度58%~75%。

1.3 漂浮烟苗密度设置 在162穴的漂浮育苗盘上设置4种烟苗密度处理,密度Ⅰ:162株/盘(满盘移植),密度Ⅱ:90株/盘(隔2行移植2行),密度Ⅲ:81株/盘(隔1行移植1行),密度Ⅳ:54株/盘(隔2行移植1行)。每处理3盘,即3个重复。接蚜后每7d追肥1次,并搅动池水,使池内水肥条件一致。

1.4 接蚜、繁蚜 抛苗后4d(2012年10月12日),烟苗生长到4叶1心时接蚜。用毛笔将2龄、3龄若蚜移接到烟苗上(剔除寄生蚜),每株3头。接蚜后以烟苗密度相同的3个漂浮育苗盘为1组,各处理间用60目防虫网隔开,各处理均放在同一育苗池内,用60目防虫网罩住,防止烟蚜茧蜂及其它昆虫的侵入。

1.5 接蜂、繁蜂 待烟蚜数量明显下降后(2012年11月2日),以蜂蚜比1∶100接蜂。接蜂后以烟苗密度相同的10个漂浮育苗盘为1组,各处理均放在同一育苗池内,用60目防虫网罩住,防止其它昆虫的侵入。

1.6 调查统计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接蚜后每3d调查一次,直至蚜量明显下降为止,每盘每次统计10株烟苗上的烟蚜、患病烟蚜及死亡烟蚜、僵蚜、有效繁蚜叶、有效繁蚜叶单叶载蚜数量。单株蚜量是指各处理单株烟苗着生的烟蚜平均值;漂浮烟苗盘蚜量是指各处理每一漂浮育苗盘着生的烟蚜平均值;患病烟蚜是指异于红绿2种体色型烟蚜的蚜虫,其体色多为黄褐色;有效繁蚜叶是指生长状况良好、叶片上有大量烟蚜的叶片,有效繁蚜叶单叶载蚜量是指烟苗每片有效繁蚜叶上着生烟蚜的平均值。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07与SPSS 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方差分析采用单方向分析(One-way ANOVA)。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苗密度与烟蚜数量增长变化的关系 4种烟苗密度处理,单株烟蚜数量增长的总体趋势一致,接蚜后的9d内烟蚜数量增长较缓慢,9~18d呈快速增长,18d达到最高值,其后快速下降(图1)。4种烟苗密度单株蚜量最大值的差异性分析表明烟苗密度对单株蚜量有显著影响(表1)。从最大单株蚜量看,密度Ⅳ处理的达619.47头/株,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密度处理(P0.05),都高于密度Ⅰ处理(297.93头/株),且差异极显著(P

4种密度处理漂浮烟苗盘蚜量的增长趋势较为一致,接蚜后的9d内烟蚜数量增长较缓慢,9~18d呈快速增长,18d达到最高值,其后快速下降(图2)。4种烟苗密度处理漂浮烟苗盘蚜量最大值的差异性分析见表1。从漂浮烟苗盘蚜量最大值看,依次为密度Ⅱ>密度Ⅰ>密度Ⅲ>密度Ⅳ;密度Ⅳ处理的达33 451.20头/盘,极显著低于其他3种密度处理(P

2.2 有效繁蚜叶及载蚜量差异分析 繁蚜期间,不同密度烟苗萌发的叶片数是一致的,在接蚜18d时,即单株蚜量与漂浮烟苗盘蚜量达到最大值时,各密度烟苗都长至7叶1心。随着烟苗的生长,烟蚜逐渐集中到上部叶片和心叶上,成为有效繁蚜叶;中、下部枯黄的烟叶逐渐成为无效繁蚜叶。在接蚜18d时,有效繁蚜叶的蚜量达到株蚜量的90%以上;密度Ⅰ处理的有效繁蚜叶为3.43叶/株,极显著低于其他3种密度处理的有效繁蚜叶数量(P

有效繁蚜叶及有效繁蚜叶载蚜量的增减随繁蚜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在接蚜后18d,4种密度处理有效繁蚜叶载蚜量差异最为明显,接蚜18d的有效繁蚜叶载蚜量差异性分析表明,密度Ⅰ处理的有效繁蚜叶载蚜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种密度处理(P0.05),见表1。

2.3 不同烟苗密度对患病烟蚜、死亡烟蚜的影响 在繁蚜过程中,随着烟苗的生长、烟蚜数量的增长,烟蚜逐渐出现患病与死亡现象。从图3可以看出,接蚜6d内患病烟蚜数量较少,6d后逐渐增多,尤其是满盘移植的密度Ⅰ处理,接蚜后6~15d的患病烟蚜数量增加最快,15d时患病烟蚜数量为6.47头/株,达到最大值;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Ⅳ处理在接蚜15d内患病烟蚜数量较少,15d时分别为4.17头/株、4.20头/株、3.67头/株,接蚜18d时分别为5.77头/株、5.16头/株、2.67头/株,均达到最大值。各密度处理患病烟蚜数量在接蚜18d后迅速下降。

从图4可知,4种密度处理的死亡烟蚜数量在繁蚜12d内数量较少,随后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4种密度处理的死亡烟蚜数量均在接蚜18d达到最大值,密度Ⅰ处理的死亡烟蚜数量最多,为10.23头/株,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的死亡烟蚜数量;接蚜18d时,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Ⅳ处理的死亡烟蚜数量分别为8.20头/株、8.47头/株、8.40头/株,且三者无显著差异,见表2。各密度处理的死亡烟蚜数量在达到最大值后均快速下降。

2.4 不同烟苗密度对僵蚜数量的影响 接蜂后,烟蚜茧蜂寄生烟蚜,逐渐形成寄生蚜,最后形成僵蚜。接蜂后12d,4种烟苗密度处理僵蚜数量达到最大值,所形成的僵蚜数量对比见表2。密度Ⅱ处理的僵蚜数量最高,为13 005.18头/盘,其次为密度Ⅲ处理(12 401.10头/盘),密度Ⅳ处理的僵蚜数量最低,为9 514.85头/盘,与密度Ⅰ处理(9 898.23头/盘)的僵蚜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2种密度处理的僵蚜数量(P

3 讨论

烟苗密度决定了单位面积内烟苗数量及苗间小环境(通透性、光照强度或温湿度),从而影响烟苗的生长与烟蚜的繁殖。在采用漂浮烟苗饲养烟蚜中,往往只注意增加烟苗数量来增加繁蚜量,忽视了烟苗密度对烟蚜繁殖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繁蚜叶数量及有效繁蚜叶载蚜量随烟苗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Ⅳ极显著高于密度Ⅰ(P0.05)。在满盘移植条件下,烟苗生长空间狭小,中、下部烟叶的生长受抑制(烟叶发黄、皱缩、枯萎),而在有间隔移植条件下,烟苗生长空间较大,烟叶生长情况良好,较有利于烟蚜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有效繁蚜叶数量及有效繁蚜叶载蚜量的差异。烟苗密度影响了单株蚜量,从而影响了漂浮烟苗盘蚜量,最终影响僵蚜数量。接蚜18d亦即当烟蚜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单株蚜量随烟苗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漂浮烟苗盘蚜量则是密度Ⅱ处理的最高,与密度Ⅰ处理(满盘移植)无显著差异。接蜂12d即僵蚜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密度Ⅱ处理的僵蚜数量显著高于密度Ⅰ处理(P

直接播种培育烟苗易出现缺苗、烟苗大小不一等现象,对实验数据造成较大误差。所以,本研究采用少基质育苗,将大小一致的烟苗进行抛苗培育,繁蚜期间烟苗数量保持不变,生长也较为一致,减少了实验误差,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与可比性。

4 结论

在规模化繁殖烟蚜茧蜂的工作中,在162穴漂浮育苗盘上,以密度Ⅱ(90株/盘)作为培育烟苗的适宜密度繁殖烟蚜,相比较其他密度而言,可获得最大的繁蚜效益,为后续的繁蜂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修复.害虫生物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6-47.

[2]陈家骅,官宝斌.烟蚜及烟蚜茧蜂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6,3(1):8-10.

[3]黄继梅,邓建华,龚道新,等.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及其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37-441.

[4]Yang S,Yang S Y,Zhang C P.Population dynamics of Myzus persicae on tobacco in Yunnan Province,China,before and after augmentative releases of Aphidius gifuensis[J].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9(2):219-228.

[5]Wei J N,Bai B B,Yin T S,et al.Development and use of parasitoids(Hymenoptera:Aphidiidae &Aphelinidae)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aphids in China[J].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5(6):533-551.

[6]赵万源.云南省烟蚜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1,8(3):203-206.

[7]任广伟,秦焕菊,史万华,等.我国烟蚜茧蜂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0(1):27-39.

[8]王树会,魏佳宁.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和释放技术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S1):377-382.

[9]邓建华,吴兴富,魏佳宁,等.烟蚜茧蜂繁蜂方法[P].中国专利:200910095036.1,2010-3-10.

[10]邓小刚,李春明,杨硕媛,等.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62-63.

[11]王新中,朱艰,段乐琴,等.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3):67-70.

[12]朱艰,王新中,蒋自立,等.利用蜂蚜同接技术饲养烟蚜茧蜂[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3):74-77. (责编:施婷婷)

上一篇: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景观湖泊中芦苇人工栽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