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词海徜徉

时间:2022-09-11 05:09:57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两阙《如梦令》一直为后人所喜爱。《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只选取了一次郊游中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美好心情,让人不禁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朴素的文字,朴素的情感,却像一杯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醇厚。在欢快、清新之余,又让人读出文字背后一些历史的沧桑。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开始了思考——这首词李清照写于什么时期?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查阅了很多资料以后,也发现很多观点,还有人怀疑这首词不是李清照的作品。真要考究起来,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力所不能及的。

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我又阅读了叶嘉莹先生的谈论诗词系列书籍:《唐宋词十七讲》、《南宋名家词选讲》、《叶嘉莹谈词讲稿》、《迦陵论诗丛稿》。特别对其中关于李清照的章节更是反复精读,思考再三。叶嘉莹先生的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她说:“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比如西方的诠释学就认为,你根本就不能够找到作者的原意,我们每一个人的解释,只是作为读者所得到的自己的一些解释。即是说,你是从你自己开始的,你要追索作者的意愿,结果不但没有找到,反而发现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自己,这叫做诠释的循环,因为,你最终所得到的仍是你自己的意思。”

话虽这样说,但在《〈饮水词笺校〉修订本前言》中我又读到这样一句话:“‘诗无达诂’,但诗人创作的时间场合、对象缘由等项,却不容有多解,因为客观真实只有一个。”意思是说,客观真实是存在的,并且是唯一存在的,因为年代的久远而不为后人所知,甚而产生误读。明白了这些,我不再拘泥于非要准确把握李清照创作《如梦令》的背景,而是更多地观照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地方,引领学生进行文字训练。

一、诗中有画,想象绽放奇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李清照宛如一位丹青高手,寥寥数笔,就描绘出一幅夏日郊游图。整首词仿佛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而这些画面之中又有几幅定格为特写。

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学生读着这样的文字,脑海里浮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这不但有助于理解文字,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在以后阅读类似作品的时候,也能运用这种方式加深理解,可以触动自己的生活经历。

一切景语皆情语。前面的读文字想画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特别是“常记”二字,让人想到:这次外出游玩的经历,在李清照的记忆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让她在此后的日子里常常想起。一是玩得尽兴,故而印象如此之深,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她们那个朝代——宋朝,女孩子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的。就算李清照生活在相对开明的家庭里,她也很少有这样外出游玩的机会。溪亭日暮不单单是自然景色之美,让她念念不忘,因为这次游玩,深深烙印着她美好的青春记忆。可谓是:酒美景美情美,沉醉陶醉心醉。接下来的每一个最为朴素的文字,也因此充满了情趣和张力。这是文字的魅力,更是古典诗词的魅力。

二、寻找词眼,品味思量再三

古典诗词语言都很凝练,辞约而义丰。而且,诗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文字斟酌再三。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王安石开始用的是“到”字,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如梦令》中哪一个字或者哪一个词最值得玩味,用得最好?能起到统领全词的功用?

学生小组活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说的在理即可。

三、创作小令,记录兴发感动

在感受了《如梦令》的语言特点,初步发现词格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试着仿写如梦令。创作,是记录生活记忆和情感经历。可以记事,可以抒情。

按说应该严格遵照词牌的格律,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进行严格的词的创作训练,所以,大致了解语言形式的特点,并按照这种特点基本符合格律地进行尝试练习。为降低难度,激发兴趣,我在课堂上即席填了一阕小令:

如梦令上课

今日学校四楼(上课的教室在四楼礼堂),师生词海同游。发言真精彩,惊起掌声无数。佩服,佩服。记忆心头永驻。

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难忘的经历,试着创作一阕如梦令。

我想让学生通过一首词的学习,能够领悟到,无论什么文学样式,都是自己真实生活的记录,是自我感情表达的需要。因为感动,所以难忘;因为难忘,所以书写。而一首好的诗词,只有读者阅读的时候,它才有价值和意义。在流传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人生阅历让她的意蕴不断丰盈、饱满。学生通过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懂得:写作就是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表达。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入情与悟情 下一篇: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