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探究

时间:2022-09-11 02:55:11

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探究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实验运用、学习习惯四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养成。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习主动性 培养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微笑着面对学生,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

一提起“教书先生”,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浮现这样一个形象:戴着眼镜,板着面孔,手执教鞭,大吼:“给你们点好脸,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面对这样一个形象,我们不能不感叹:这是我们传统教育的悲哀。英国的约翰・洛克曾说:“教师不可把自己当成惊吓鸟儿的稻草人,使学生见了自己的面就害怕。”试想,当学生震惊于你的威力时,心中老想着别挨骂、别挨揍,又怎能主动、积极地发言呢?当学生有了疑问,还怎敢向你求教呢?

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内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自主发展,如果没有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厌学、怕学,课堂上不敢发言,又如何自主发展?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外,还要做到: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多一份关爱;发扬学生间的平等互助的精神,不要让优生产生优越感,看不起后进生,也不要让后进生产生自卑感。如在教学中组成学习小组,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以小组整体水平进步与否为标准,而不是以个体去衡量。在集体校对时,训练学生要先肯定他人优点,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产生对待学习的积极心态。

三、巧妙利用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那么教学中怎样具体实施呢?

1.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如下弊端:(1)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2)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这些想法反映了学生的惰性和无可奈何。探索性实验是指在不知晓实验结论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得出结论。它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活跃思维,主动积极地探索。例如,我在讲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时,指导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氢气的获得方法,选择需要的化学试剂(电解水还是金属与酸反应),根据学过的制氧气及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如果要方便地添加药品该如何改进?有哪些收集方法?

2.适当允许学生的操作错误。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也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很多操作老师反复强调,学生一再犯错,效果很不好。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对于没有危险性的实验,何不就让学生按照错误操作做呢?让错误操作导致的结果呈现在眼前,效果或许比教师空洞地说教要好很多。于是在讲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对于学生把试管口向上倾斜的错误操作我也不过多地纠正,结果实验结束时这些学生的试管都破了。看到破裂的试管,学生终于知道为什么要把试管口向下倾斜了。在以后做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以及做类似题目的时候,很少有学生犯这样的错误。

3.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化学实验设计活动。

让学生把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例如教材中设计的水溶液凝固点降低的探究实验,需要用大量的冰块做冷冻剂,作为学生探究实验,条件不太可行;作为演示实验,现象又不太明显,效果不是很好。我就指导学生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半杯水,把一个湿棉花球粘在烧杯外壁上,然后往烧杯里一次加四药匙硝酸铵固体,搅拌溶解。很快湿棉花球结冰冻在了烧杯壁上,而烧杯里还是液体,原理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易行,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实验为先导,以自学为主线,将学生的自读、自探、自练、自结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能读懂的内容教师不必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应轻易告知,让学生放开思路去想,去大胆地探求规律,培养技能,让学生独立尝试地去练习,学得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反省、总结。例如:在讲完“CO对空气的污染”后,激发学生自探CO还原Fe2O3实验中尾气处理方法;在讲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引导学生回顾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及原理,总结出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通过训练,学生会真正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并从中培养自学能力。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并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个载体,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上一篇: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方法及解析 下一篇:充分展示验证性实验的探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