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10 11:41:01

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要搞好生物教学工作,就要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做实验,但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实验的开出率与成功率,比物理、化学都低。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希望引起重视。

(1)实验与教学不同步。我在这几年的生物教学中发现,部分学校的生物教师对初一上册19个分组实验,下册13个分组验,都要等把课程讲完以后,在总复习中去做,这种做法值得研究。我认为:学生掌握了书本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及时得到验证,是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把实验留到教完全部教材以后再集中去做,是对实验目的和意义认识的偏差,也是对教材编排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的表现。从教与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好还是保持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

(2)用观察现成装片,看录像、模型代替分组实验。我在分点联片的教研活动中发现,教材中一些本应该由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教师强调客观原因,或以其他教具代替。如以观察现成装片代替“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观察草履早虫”“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实验。这种不让学生看到活体或亲自动手操作的“代替”教学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3)黑板上做实验,报告册中填实验,课后背实验。黑板上做实验,课后背实验是极其陈旧的教学方式,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有此现象是很不应该的。学校因规模小,没有实验室,分组实验不能如期进行;个别教师认为,准备一节分组实验,在没有实验员的情况下,要用很长的时间和花很大的精力,或认为麻烦,或因任课较多确实没有时间。孰不知,这种探究不探究,实验不实验的教学方式,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低素质人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

(4)学生实验技能存在较多问题。我在以往的教学实验中发现,不少学生动手做实验时,未能遵守操作常规和实验步骤。如用手遮一只眼用另一只眼去观察显微镜;装片制作以前不将载玻片擦试干净;不用反光镜找光源就去观察切片,使视野较暗,视物不清……这充分说明说明学生的实验技能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5)学校领导重视不够,评价手段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生物课有许多内容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有的学校领导对生物实验缺乏正确认识,舍不得在实验设备上进行投入,从而阻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我们在分点联片的教研的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在讲“观察酵母和霉菌”的实验时,

本应分为13组的实验,却只有6台显微镜和7个放大镜,学生只能轮而观之,这对教师的实验热情无异是泼冷水。教师既要准备分组实验,又要去上实验课,下课后还要去刷洗,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只注重考试成绩,不注重教学过程,教师处于消极被动的被评价地位,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习结果,这就限制了教师教学潜能的发挥,从而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深入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化为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才能融入的教学中去,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关一中)

上一篇:高中计算机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