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中职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10 10:06:55

对发展中职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中职体育课程而言,与其他课程一样,也是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现阶段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欲望,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行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的作用与意义以及提升学生主动性的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发展中职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对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教学;主动性;教学模式

引言

中职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课程目标与价值性。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任何一种课程教学工作而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兴趣培养入手,引导学生由传统的机械式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有效促进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1 传统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传统中职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多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在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多注重学生体育知识与训练技能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的自身需求。一直以来,学生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为此,在今后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以切实满足现阶段中职体育教育工作的需求。

2 实行中职学生主动性教学模式的的作用与意义

对于中职体育主动性教学模式而言,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所进行的自主参与、自我练习以及自我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体育活动的引导者与参与者,而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在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当中,让他们自主去体验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与意义,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指导与示范,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因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既是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需要。

3 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主动性的措施

3.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对于现阶段职高体育教师而言,应树立起健康教育的教学思想,并以此为起点来组织各项体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的自身需求、兴趣为教学动力,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引导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为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选择,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田径短跑”相关课程内容教学时,笔者尝试使用了“发现法”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测、自析等手段对自己的步频、步长等要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与班内短跑成绩较好的同学相比较,使他们自己得出了步频、步长要素与短跑训练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主动性,并且使他们的观察能力、竞争意识、体育技巧等综合体育素质获得了相应的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现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特殊的教学情景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有助于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3.3.1运用游戏教学方法

长时间的训练会使学生身心疲惫,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但如果引入游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参与主动性,还能合理增强他们的运动负荷,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在讲解完一个技术动作之后,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掌握动作要领,可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引导他们的积极学习,以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如在一节足球活动技术课中,笔者在讲解完运球技巧之后,组织安排了一场“运球接力比赛”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按组组成纵队,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听到口令后运球在球场另一端,然后再折返回来交给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主动性,既让他们掌握了技术要领,又完成了体育课程教学要求。

3.3.2引导学生自主训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训练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要领之后,应主张他们自主练习,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如在耐久跑内容教学过程中,笔者教给了学生跑步的技巧、速度掌控、停歇时间等内容之后,让他们自主练习,自主去体验,在经过几堂课的练习之后,学生自主掌握了如何缓解“极点”、跑后调节、能量补充等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在跑步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让他们自主掌握了训练技巧。

3.4加强激励竞赛法在中职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其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在中职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合理使用竞赛激励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好胜心较强,教师可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为此,体育教师应根据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紧紧围绕体育教学任务,合理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竞争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形式不同的教学竞赛。如在田径短跑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团体接力的形式来进行比赛对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责任感,从而使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对竞赛双方的实力状况进行合理均衡,避免因实力悬殊而降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3.5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对于现阶段的中职学生而言,因学生性格特点、专业方向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要素,切实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性与针对性。如对于一些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上肢动作技巧与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按照相应的动作技术规范编制出一套哑铃训练方案,让学生经常性练习,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所发生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并对教学内容、目标等因素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中职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当中。同时,还应尊重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需求,严格贯彻课程改革要求与终身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探索与创新,以切实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顺利实现中职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康东伟, 张晗.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J].体育时空,2011(1).

[2]王金军.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3]邓家斌.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

[4]黄政学.浅谈体育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5).

[5]王军涛.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J].神州,2011(12).

上一篇:协同教学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下一篇:C++语言多态性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