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完善导学案, 建设语文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10 10:04:42

积极完善导学案, 建设语文高效课堂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处于优势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能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思维和积极探讨的过程。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远远不够。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呢?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找到适合我们实际的教学模式。“导学案”不失为一剂良方。下面就导学案提出一些我的看法。

一、教师层面

1.教师要了解“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导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导学案为载体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体系,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2.教师设计导学案要以生为本。

充分地进行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找到导学案与教材的衔接点、补充点。根据教学过程的相关要求,思考如何使导学案对学生真正起到“导学”作用这一问题。

(1)使学生学习有路

导学案中既要有学习目标,又要有学习过程。导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设计问题要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需要详细看书,深入思考。这样不同的学生就能从导学案上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使学生学习有法

学会方法,走遍天下。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导学案要明确指导如何读书、如何背诵、如何思考、如何答题等学习方法。

(3)使学生学习有劲

学习是漫长而又枯燥的活动。只有不断地成功,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设置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3.教师使用导学案要结合自己及学生实际。

教师使用导学案时,无论是自己编写的还是别人编写的,都应当站在临战的高度进行再认识,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导”,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论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文本解读的个体差异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次备课不可缺少,必须认真加以执行,这样形成的导学案既有集体的智慧结晶,又不失教师个人的独到见解、独特的教学方法,坚决拒绝空白导学案进课堂。在此重点强调再次备课,这也是教学反馈和评价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适当的督导有利于提高语文组备课的执行力和落实程度。我建议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组内每一个老师在上完某一篇课文或某一课时后应重新审视这份导学案,根据使用情况,认真做教后反思,对导学案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地完善,由备课组长收集后下一次集体备课再议,最后完成导学案这一轮的定稿。

二、学生层面

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要重视导学案的管理和使用。

1.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学生要了解导学案各部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如知识链接、拓展阅读等环节的作用等。

2.学生要按时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明确导学案的书写要求,改写要求,修正和总结要求等。

3.科学管理和保存导学案。明确导学案在知识积累,尤其是复习课中的重要作用(前提是当堂有效使用和保存)。小组长要明确管理导学案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小组管理促进导学案管理。

导学案所涉及的工作领域比较宽,很多问题我们可能还没有想到或做到。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很难,只要不断地总结和思考,终会豁然开朗。叶圣陶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反思,不断总结,努力推进导学案的教育改革,将导学案作为实施高效课堂的抓手。“高效课堂”任重而道远,要顺利、有效地推行“高效课堂”,最为关键的是老师要大胆实践,悉心研究,树立起符合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当然,导学案的质量要有保障,只有真正做到件件是精品,篇篇是精髓,才能更加适合学生学习时使用,才能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所需的,我们必须实施高效教学,必须学好用好导学案,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希望我校搞的“高效课堂”,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愈来愈呈现好的势头,从根本上提高我校的教学成绩。

上一篇: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四个瞄准 下一篇:《孔乙己》中的数字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