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于辞 动乎其衷

时间:2022-09-10 09:28:1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选入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两篇经典古文。《烛》篇中秦晋围攻郑国,城破国亡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化解了一场弥天大祸。《鸿》篇中刘邦身陷敌营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即身首异处。经过一番波澜起伏、紧张激烈的交锋之后,最终全身而退平安归寨。其中两段高明的说词不仅让项羽杀气顿消、怒气全无,甚至使他心虚气怯、萌生愧意。这些貌似寻常的言辞究竟具有怎样的高超艺术、蕴含何等超凡智慧,竟然让郑国扭转形势、转危为安,使沛公虎口脱身、化险为夷的呢?细细寻味,一言以蔽之:打动对方的心。以下笔者仅从四个方面浅谈两篇文章中“发乎于辞,动乎其衷”的智慧与策略。

一、倾诉真情感化人

情感是每个人内心最敏感、最脆弱的弦,世间最动人者,莫过于真情。真挚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剂,能缓解尴尬的氛围,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以感情为突破口游说对方,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让对方接纳自已的意见,从而达到目的或实现意图。郑伯于形势万分危急之际求救于烛之武,烛之武辞而不就,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句话平白无奇,强大的力量全在于自责、忏悔中饱含真情,如同和煦春风拂过寒封的冰面,打动了烛之武那颗尘封多年苦闷哀怨的心。鸿门宴上刘邦见到项羽就讲“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回忆往昔、重温旧情。极力渲染出他和项羽是同志、战友、兄弟的深情厚意。项羽紧绷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思绪也从杀气腾腾的鸿门宴回到了从前二人并肩战斗的岁月,柔情顿生、心肠变软,最终没狠心置刘邦于死地!

二、剖析利益打动人

人具有追逐利益的本性。霍尔巴赫说过:“利益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原动力。”郑伯言于烛之武曰“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道出了郑国存亡与烛之武休戚相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郑国灭亡必然危及烛之武自身安危,由此烛之武不能置身事外而作壁上观。之后烛之武孤身入敌营说服秦伯退师,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并非精辟深刻的言辞,也并非妙语连珠、口如悬河的人格魅力,而是关乎秦国国运的政治、经济利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句话的高明之处在于帮秦伯算了一笔明细账,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保存郑国有益无害、灭亡郑国百害无一益,最终打动了秦伯,使之下令撤军并与郑国结盟交好。这样的结果正如一位西方政治家所言: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三、宣扬大义震慑人

中华民族自古有崇尚大义的传统,许多时候把大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历史上经常出现“守义不辱将生死置之度外”、“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的壮举。优秀的说客深谙“遣将不如激将”之道,巧妙地将其运用到游说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郑伯一句“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将国家大义置于烛之武面前,让烛之武在国家大义与个人私愤之间做出选择,两者孰重孰轻显而易见。也许郑伯其余什么话都不讲,任何工作都不做,仅凭这此言就足以让烛之武这位秉性忠贞的老人临危受命、挺身而出。《鸿》篇中樊哙对项羽言曰:“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樊哙其人虽是一介莽夫,这段话却是义正词严、大义凛然,深得“激将”神韵与精髓,将项羽震慑当场、心生愧意!后人评价鸿门宴上樊哙居功至伟,当然会考虑到他奋不顾身、英勇闯帐的壮举,但恐怕这段慷慨激昂的说词起到的作用才更至关重要吧!

四、利用天性麻痹人

人普遍具有虚荣、猜忌的天性,巧妙利用能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鸿门宴上刘邦言于项羽曰:“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谦卑地将自己摆在卑微弱者的位置,恰到好处地传达出项羽战功赫赫、无人可及的信息。烛之武对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些低态谦恭的阿谀吹捧,极大地满足了被说者的虚荣心,让被说者极度受用、异常舒服。从而使心理上的防线无形中就被瓦解,游说者的目标自然也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无端猜忌是一剂毒药,最终能置人于死地。善于利用者可坐收“渔人之利”,不战而屈人之兵。“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成功地离间了晋侯、秦伯的关系,瓦解了强大的军事联盟。刘邦言于项羽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同样巧妙地化解了矛盾、转移了祸水。不仅很好地保护自己,更是从项羽的口中获悉了藏在身边的内奸。

每位优秀的说客都有雄辩滔滔的好口才,座席之间口齿伶俐、巧舌如簧。他们更具有更重要的深刻智慧和巧妙策略。这种智慧很大程度上在于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因为说客游说的对象都是活生生、有思想、有相当判断力的“人”。唯有洞察人心、洞明人情、洞悉人性的人,才能充分把握人的内心,发现或找出对手心理上的弱点和突破口,针对性地运用恰当的策略“发乎于辞,动乎其衷”。也许,每一位说客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卓越功绩,关键就在此吧!

(潘林章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 225711)

上一篇:生成课堂核心问题的重要性 下一篇:科学备写学案,巧妙使用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