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9-10 09:11:15

修辞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等原则,借用信息手段作为助推器,通过开展课外训练、创新评价方式等途径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自如运用修辞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修辞知识;写作能力;评价;信息技术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了许多修辞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修辞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写作中呢?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采取了多种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自如运用修辞知识的能力。

一、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修辞知识较多,要让学生一下子掌握并在实际写作中做到自如运用是不现实的,在初中作文写作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情况、学习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如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中考压力很大,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在备考方面,因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以中考作文为重点目标,将句式的选择作为加强点,在时间和学生意愿都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讲讲不常用的几个修辞格,如递进、通感等。对于初一和初二学生,可以将词语的选用作为主要讲解对象,范围比较宽广,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将大纲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8种修辞格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作为教师,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循序渐进原则下,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爱好为前提,让学生在大量训练中获得对不同修辞方式的自如运用,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写作能力。

二、借用信息手段作为助推器

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依托网络搜集资料。积累是写作教学也是修辞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教师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依托于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精彩的段落,然后借助QQ群空间、微博、微信群等虚拟社交平台内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制作成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的强烈刺激作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修辞审美能力,加深对修辞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选择播放一些励志人物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例如,浙江卫视有一档节目《中国梦想秀》曾播出了一位陕西平利无臂女孩杨佩梦想开一家十字绣店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亿万观众,她的乐观、坚强、自立、奋斗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特别是她用美丽的微笑来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杨佩姑娘比现在初三的孩子稍大一点,她对待生活和命运的态度一定会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将杨佩的故事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在文字后面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一定是真实的,所用的修辞知识就是切身情绪体验的一种反映,从而打通“知道修辞知识”到“准确使用修辞知识”之间的“任督二脉”,充分利用修辞知识对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

再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艺术氛围。在讲解修辞知识时,可以根据例句以及相对应的写作素材,辅以对应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在音乐艺术的感染下引导学生融入到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之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和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修辞方式等媒介准确地而富有感染力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进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开展课外训练

仅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写作中自如运用修辞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课堂内夯实知识基础,“纸上谈兵”式地讲解一些修辞方法。课堂上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处在“知道”的层次,教师还需有效利用课外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的练是保证学生掌握修辞技能的不二法门。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或评论,对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修辞的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效应。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篇目的相关信息先列出一个阅读书目,如鲁迅的小说、老舍的小说、王蒙的小说、莫言的作品、贾平凹的作品等,然后将制定阅读计划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如阅读的顺序,每天的阅读量,以及具体的阅读时间等。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摘抄出自己感兴趣的修辞语句,在写读书笔记或评论时,要求学生对其中的修辞做出自我赏析,并谈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要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时间、读书笔记等尽可能地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准确、完整地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对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给予帮助;把优秀的作品分享给各位同学,鼓励大家互相学习。

四、创新作文评改方式

作文评改对提高作文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修辞知识作为作文评改内容的一个方面,在对其运用效果进行评改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教师应把修辞知识的评改要求明确告诉学生。

第二,教师要教会学生写关于修辞知识运用的评语,好的评语可以体现出评者的语言功底。

第三,应将教师评改和学生评改结合起来,以求扬长补短,发挥评改的最大作用。

首先,先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改,或者小组内互改;其次,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评改进行再评改,适当纠正学生评改失误的地方;最后,将教师的评改结果交给学生,征求学生和其小组成员的意见,如果不服从教师的意见,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以求最佳的评改意见。在评改中,学生一遍遍将修辞知识的运用输入自己的头脑,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不仅训练了学生整合修辞知识应用的思维能力,还使学生更加熟悉修辞知识在写作中应用的规则。

【参考文献】

[1]林玉碧.体式思维与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M].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13

[2]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97

上一篇:一笔写好字,一生做好人 下一篇:“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