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0 08:30:35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以及DWI检查。 结果 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磁共振弥散成像提示34例TIA患者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57%);19例患者常规MRI提示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32%),两种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 DWI能早期准确诊断TIA的病变部位、范围等情况,有助于指导诊断治疗。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43.31;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099-02

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并给予治疗干预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尚没有早期诊断TIA的成熟有效方法[1];有研究发现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异常病灶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异常可以早期诊断TIA[2]。本研究对60例TIA患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并加以比较,探讨DWI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MRI检查均在TIA发作24 h内进行,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0~86岁,平均(60.7±9.3)岁;平均发作持续时间(6.2±4.1)h。TIA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如下:突然发病,症状即刻达到高峰;患者出现短暂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并在24 h内完全恢复至正常;其临床表现完全可用某一具体脑动脉病变来解释;在TIA间歇期,患者无任何神经系统体征;病情通常反复发作,而且临床表现刻板;患者为老年人或有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排除标准:MRI证实有颅内出血、肿瘤、颅内感染和本次症状有关的脑梗死病灶;安装心脏起搏器、血管内支架等不能完成MRI检查的患者。本研究方案经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或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资料的采集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TIA症状以及持续时间、发病到MRI检查的时间,对于多次发作的记录发作时间最长的一次,对于频繁发作的记录最后一次发作到MRI检查的时间。

1.3 MRI和DWI影像学检查的方法

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正交头部线圈),扫描序列如下:横断位T1WI、横断位T2WI、横断位快速液体信号抑制反转恢复序列(T1WITSE-FLAIR)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ingle shot echo planar spin echo imaging,SSEPI)序列;DWI使用SSEPI序列(启用3个弥散梯度场b=0、500和1 000 s/mm2),扫描矩阵128×128,重建矩阵128×128,FOV 24 cm×24 cm,TR/TE 6000 ms/70.5 ms,信号采集次数2次,成像时间56 s。所有序列扫描自颅底至颅顶18层,层厚6.0 mm,间隔1.0 mm,系统自带软件得出ADC图像,DWI和ADC图像由影像学专家和神经病学专家联合判断。DWI阳性定义:弥散梯度场b=1 000 s/mm2的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像为低信号,而且位于临床症状相关的血管供血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磁共振弥散成像提示34例TIA患者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57%);常规磁共振检查提示有19例患者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32%),两种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见表1。

34例磁共振弥散成像阳性患者中有3例治疗后神经系统缺损没有显著的变化,其余31例患者溶栓后神经系统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甚至有的完全恢复正常。

15例TIA患者常规磁共振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而磁共振弥散成像显示高信号病灶。见图1。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是大脑局部血液暂时供应不足引起神经功能缺损,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1]。由于本疾病发病突然(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的身体局部性神经功能缺失)可不留征兆,所以常常被忽视;然而短暂性脑缺血症状虽轻,但后果可以非常严重,若不及时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很有可能进展为脑梗死[4,5]。因此一旦临床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就要立刻治疗干预(抗凝、血压控制),防止TIA的复发和病情的恶化。

早期的准确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于治疗疗效和长期预后十分重要。另外TIA患者常反复多次脑缺血发作,脑组织常遗留陈旧性梗死灶,常规MRI显示高信号,如何区别新鲜缺血灶与陈旧性缺血灶,是影像学检查非常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DWI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观察分子弥散运动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以区分细胞毒性和血管源性水肿[6]。陈旧性梗死灶常为局部脑组织的液化、坏死改变,其病灶内水分子弥散受限不明显,DWI图显示为低、等或稍高信号,而在ADC图上显示为高或等信号。而新鲜的TIA病灶常表现为局部脑组织的细胞毒性水肿,病灶内水分子弥散显著受限,在DWI图显示高信号,而在ADC图显示为低信号[7](图1)。本研究结果也提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早期发现TIA病灶,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而且可以区分脑缺血病灶是否新发,因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用于TIA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发现TIA病灶的敏感度较高,又可以鉴别TIA脑组织缺血灶的新旧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TIA和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 华妙强,吴立源,汤群峰.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应用价值[J]. 医学综述,2011,17(15):2393-2394.

[2] 刘海洋,李会珍,张劲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检测短暂性脑缺血责任病灶的临床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9):5719-5724.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 李小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新定义和病理生理学的探讨[J]. 中国卒中杂志,2009,4(6):490-494.

[5] 王志红,刘怀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MRI研究进展[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2):155-158.

[6] 孟虹媛.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新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3):22-23.

[7] 文峰,郭亮.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半定量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4):599-561.

(收稿日期:2013-02-04)

上一篇:血浆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 下一篇:我的天堂曾是一部小小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