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平川杨氏宗祠

时间:2022-09-10 06:43:23

宾川县平川镇盘谷村的杨氏宗祠气势宏大,结构精巧,其中保存有中国近现代史上50多位著名人物的题刻。这些题刻集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和汉、满、蒙、回、藏等多民族文字为一堂,是省内保存民国时期名人题刻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宗祠,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杨氏宗祠是如轩所建。杨如轩1891年生于宾川县平川镇盘谷村,卒于1979年。他7岁时父亲早亡,全靠母亲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杨如轩深感母亲的艰辛。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杨家兄弟纷纷外出谋生,6个兄弟中只有五哥杨如璧和年幼的杨如轩在家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五哥杨如璧去当兵,因不满旧军队的压榨,悄悄潜回家中。官府强求须有一人前往抵兵,否则要以逃兵论处,如此将祸及全家,母亲也难以幸免。为求得全家和母亲的安宁,年仅16岁的杨如轩毅然替兄从军。后来,凭借勤奋好学,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堂,辛亥革命后参加云南重九起义和护国、护法运动,后又参加驱逐陈炯明,平定沈鸿英等叛乱。1923年3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直辖军滇军第二师师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师长。1930年任云南省宪兵司令,抗日战争时期兼任昆明防空司令,在任职期间力戒军法处以兴教化为主,不许妄杀。1943年去职回乡,在平川集资开办初级中学,从昆明聘请西南联大教师、学生前来任教,同时还发起募捐维修平川风景名胜观音寺,至今为人称颂。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等职。

杨氏宗祠源于杨如轩母亲百岁寿辰。1929年,杨如轩的母亲百岁寿辰,国民政府特准建坊,以彰人瑞。杨如轩经多方考察,决定同时建杨氏宗祠,以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也为慎终追远。这是一组包括坊、祠、亭等多个建筑的建筑群,如东街的百岁坊、盘谷村宗祠和节孝坊、百岁亭等, 1930年开工,1936年全部工程竣工。百岁坊和节孝坊毁于“”时期,现仅存部分石质构件和残断的名人题刻。

杨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高大雄伟的北山,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包括祠堂、东西厢房、过厅、厨房、杂物房、百岁亭等,具有典型的大理地区祠堂寺庙的建筑风格。

百岁亭位于祠堂过厅前面,为八角攒尖顶亭阁式石构建筑。亭高约4米,用八根石柱支撑亭盖,柱下置“抱鼓石”,雕刻有精美的狮形图案,亭心为一方形柱体,刻有云南文化名人袁嘉谷撰写的《百岁亭记》,及多位名人撰写的碑文。亭盖下的八块石梁和八根石柱上,均刻有当时名人的题刻。亭的基座(台座)三面也有碑刻,撰写者有易大厂、西康诺那呼图克图、陈荣昌、谷正伦、袁嘉谷等。根据杨如轩撰《杨氏先庙碑》和袁嘉谷撰《百岁亭记》等记载:1929年,杨如轩的母亲寿享百岁,国民政府特准建坊,以彰人瑞,海内外名流争为诗歌墨宝以纪盛者,凡120余家。

在祠堂过厅中央挂有蔡元培题写 的“神州人瑞”和章炳麟的题字“富昭明”。西侧立有于佑任撰写的《杨太夫人百岁建坊纪念碑》,东侧立有云南省著名书法家陈荣昌撰写《杨太夫人建坊歌》。室内两边山墙处,立有郑孝胥、谭泽闿撰写的题刻。

祠堂内有多块匾额、楹联。匾额的题写者有袁嘉谷、朱培德,谭泽闿、胡汉民、陈荣昌、吴绍麟等;楹联的题写者有蒋中正、任可澄、袁嘉谷、吴良桐、胡汉民、李根源等。

上一篇:白族民间文化艺人李藩 下一篇:戏里乾坤:《逃离德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