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管理理念下的领导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2-09-10 06:15:16

心本管理理念下的领导力提升研究

【内容提要】 心本管理理论是在新的视角下对管理学发展趋势、管理的本质和前提等管理学基本问题进行系统考察和科学总结后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继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其核心理念主要表现为:主张在管理主体客体化的基础上,将管理的重点进一步聚焦于人的内心,实现从心智模式改善到外在行为自觉,从自身素养提高到外在事务管理的管理过程优化。心本管理理论和领导力理论无论在管理基本问题把握,还是在管理核心要素识别,甚至管理客观规律认识上都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这为进一步在心本管理视野下思考和研究领导力提升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

【关键词】 心本管理 领导力提升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 张家强,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讲师,后勤学院博士研究生;上官绪智,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教授;朱建荣,西安政治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7-0044-03

领导力是领导活动的生命,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发、制约和改变个体的意志和行动,而且能够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一个组织的意志和行动,是一个组织保持卓越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领导力提升不仅成为管理和组织理论聚焦的一个热点主题,也成为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而要将其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台,实现领导绩效的巨大跃升,就需要汲取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对此,心本管理理论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心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不少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哲学管理等新理念。在国内,曹世潮倡导“心经济”,王极盛提出了“心商”概念;在国外,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明确提出“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思想,并引入京都陶瓷公司的管理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西方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自我管理理论也将“心”纳入到研究视野中,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中主张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青年成功学专家吴甘霖将这些重视人内心感受、主张改善人的内心世界的思想称为心本管理。在吴甘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许多学者都撰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心本管理问题展开了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心本管理理念的理论探讨、心本管理理念在企业领域的运用研究和关于学校管理中的心本管理问题的思考等方面。

二、心本管理理论的核心学术主张

1. 心本管理是继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之后的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

心本管理理论认为,从发展历程来看,现代管理学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本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人本管理两个阶段。在物本管理阶段,管理者主要强调对人的控制,通过外在的控制、协调、指挥等职能产生最大效率与效益。和物本管理阶段不同,在人本管理阶段,管理者意识到人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的尊重,激发人的潜能,进而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从物本管理阶段演进到人本管理阶段是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无论是在物本管理阶段,还是在人本管理阶段,由西方主导的现代管理学都有一个最大的盲区:只重视管理他人,不重视管理自己,更不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与修炼。在心本管理理论研究者看来,心本管理是对现代人本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在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对人的尊重等观点上,心本管理理论和现代人本管理思想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人本管理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取向并通过人本管理强调来自外在引起的心灵感动来体现,而心本管理重视人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其强调由外在控制到外在感动,再到内在自觉的过程来体现。由此可见,心本管理理论不仅重视人,而且强调管理过程中关注人的本质,其着眼点已从对“人”的管理转向对人“心”的管理。

2. 心本管理的核心是抓住人的内心

心本管理不仅将人看作管理的核心,而且认识到人这一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是由“心”主宰的,因此将关注人的重心定位于人的“心”。其核心理念是:你要用一个人的“手”,你就必须用他整个的“人”,你要用他整个的“人”,你就必须用他整个的“心”。因此,所谓“心本管理”就是把“心”作为根本来管理,不仅要尊重人的内心感受,而且要善于影响人的心灵,从而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化为管理者与员工心灵内在的交流与行为的自觉。按照心本管理的观点,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好人心,只有找到“争心”的最佳“杠杆支点”,才能达到最佳的“争心”效果。

3. 心本管理的基础心灵是自我管理和修炼

心本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活动,所以也具有其他管理活动有效管理下属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属性。所不同的是,心本管理理念下的管理是在领导管理好自己的基础上对下属进行的管理,并且在管理自我方面更注重对自我内心的管理,即领导者自身的自觉与自省。按照心本管理理论,领导者心灵的自我修炼是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心本管理阶段领导者的基本使命是在管理好自己的心的前提下管理下属的心,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领导者自身修练来提高自身的素养,获得下属发自内心的认同,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抓住下属的心,最终实现管理的终级目标。

三、心本管理与领导力理论的内在关联

1. 心本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学基本问题的把握上具有一致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关注的基本问题,管理学也不例外。纵观管理科学的发展不难发现,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围绕如何提高效率展开的。人们对管理效率提升的不断追求催生了管理科学,作为管理科学组成部分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必然承载着管理效率提升的因子。领导力理论是现代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从学科渊源来看,领导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领导学核心范畴,领导力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领导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工具方法,提高领导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领导力提升的基本目的也在于引发、制约和改变个体的意志和行动,进而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团队的意志和行动。心本管理是相对于物本管理和人本管理而言的,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对管理要素的重视重心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物本管理对物质的重视,还是人本管理对人的关注,抑或是心本管理进一步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心本管理理论,还是领导力理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领导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心本管理理论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基本问题的把握上是一致的。

2. 心本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核心要素的识别上具有统一性

人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在管理活动中,既构成了作为管理矛盾主要方面的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人性和文化的研究,是管理科学永远无法回避的内容。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领导力理论认为,领导力的本质就是一种影响力,它产生于追随者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认为领导活动的基本难题难就难在人组成的组织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事物,而人的思想与心理正是这种复杂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人性作深入的研究,是领导学研究和领导力提升必须强调的。此外,心本管理理论中无论是善于影响人的心灵,寻找争“心”最佳杠杆的核心理念,还是管理者自我心理修炼、改善心智模型的观点主张,也都是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关心人这一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的直接体现。因此,我们说无论是心本管理理论,还是领导力理论,都意识到人这一要素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在识别管理核心要素上,二者是统一的。

3. 心本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上具有相关性

规律就是联系,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领导力研究只有坚持从规律层面着手,领导力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取得最佳领导绩效。从领导力的作用机理来看,领导力就是通过领导主体相互作用,把团队的远景和目标贯穿到每个成员中去,以改变其心理和行为,来实现领导绩效提高的目的。心本管理是管理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它对于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从管理的本质和前提出发,提出管理的根本在于抓住人的内心,从而将物本管理中的效率原则、人本管理中重视人的行为、素质和能力等在“心”的层面做一个理想的结合,即通过管理者与下属的心灵互动与结盟,通过机构建立最理想的“同心圆”,达到下属最满意而组织的发展目的也最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领导力提升要求基于客观规律之上,心本管理从一定意义上看是对管理一般规律在某个方面的揭示,二者在管理客观规律上所存在的相互关系,为我们在心本管理理念下探索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心本管理理念下实现领导力提升的基本着力点

1. 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学发展趋势的论述启示我们提升领导力要以心本管理理念指导

领导力提升,既在领导活动及其规律基础上探讨领导力生成及作用的一般机理,也在领导实践中关注如何有效地对人们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努力。领导力提升体现出的思维,不仅是科学,还是艺术,是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有效衔接的充分体现。将这种理念运用于领导力提升实践,探索领导力提升的路径,不仅需要在理论和操作层面遵循各种科学规律,还需要科学的理念对这种探索过程进行宏观、全程的指导。为此,各级领导者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心本管理是继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之后管理学的第三次深刻革命”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增强在心本管理理念下思考、探索不同条件下、不同环境中、不同领域内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还要对思想意识中的物本位、官本位意识进行自觉清理,对人本位和能本位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升华,最终确立心本管理理念在领导活动和行为中的主导地位。

2. 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本质的论述启示我们要将人“心”的因素作为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根本支撑

领导力从本质上来说体现为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产生于追随者与领导者之间基于信任的相互作用,反映了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具有影响性的相互关系。从作用机制上看,领导力作用的发挥不是领导者影响自己,而是影响他人,领导力也不能以领导者个人的能力大小来度量,而要靠被领导者的能力来度量。如果领导者的影响力不能引起被领导者思想上的触动,从而导致行动上的变化,那么这种影响力就不是领导力。因此,我们说领导力提升的关键是对人内心思想的影响,通过管理人的内心思想,实现其对人行为的正向引导。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本质的论述,切中管理的要害,为我们提供了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根本支撑。

3. 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前提的论述启示我们要将领导者的自我管理作为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基本内容

基于“心”层面的管理者自我管理,是心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管理主体自我管理的重视,是心本管理不同于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思想的又一特性。这对我们在实践中追求领导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理论上看,领导者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从实践层面考察,领导者的价值取向和能力素质不仅会对以其为主导的领导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在管理系统中的其他人中间进行扩散。只要在领导过程中和别人接触,这种扩散作用就会存在,进而对领导效率产生正面或者负面作用。缺失了自我管理的领导行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产生持续而强劲的领导力,进而引导和推动一个群体、组织或社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在领导力提升过程中,我们必须将领导者的自我管理纳入视野之内。按照心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提高领导者自身的个人素养,通过改善其心智模式,来强化自身内心思想对外在行为的正向引导,并且将这种正向效应通过领导过程中自身形象的展示最大程度地扩散于追随者之间,打动下属、影响下属的内心世界,最终通过所有人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和自我激励,为领导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大学生道德偏差及其成因分析 下一篇:基于低碳的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发展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