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造纸原料市场亟待规范

时间:2022-09-10 04:04:40

洞庭湖区造纸原料市场亟待规范

(一)

芦苇,是湖南洞庭湖区天然的草本植物,也是该地区造纸的主要原料,但是,由于当地芦苇市场很不规范,对造纸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良影响。

每年的11月至第2年4月是芦苇收获的黄金季节,芦苇贩子们纷纷长驻芦苇洲上。他们收购、装船,然后卖给造纸厂。这一倒手,芦苇场的1吨芦苇到了纸厂却成了1.2吨或更多。操作方法是购买时抽样过磅,采用行贿、欺骗等多种手法,用小捆芦苇过磅,然后将大捆装船。在运输途中,再将大捆拆成小捆,当纸厂收购人员过磅时用大捆作样捆,在论捆计数入厂时,又将小捆的芦苇搬入纸厂堆物中,自然重量就增加了。这样一进一出就多赚了好多。仅此还不够,芦苇贩子又通过洒水、掺杂草和石头等多种手段掺假增加份量,严重地损害了纸厂的利益。

对当地造纸厂来说,客户对纸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纸品的售价日渐压低,而原料采购却价高质差,致使洞庭湖区域不少造纸企业处于瘫痪和临近破产的边缘。

(二)

湖南省的造纸工业以洞庭湖区域的岳阳为纸业龙头,带动了长沙、常德、益阳、衡阳、永州等区域造纸企业的发展。湖南省造纸业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据资料统计显示:2002年湖南省纸及纸板年产量为700710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8176%,名列全国第10位。

湖南省造纸企业的优势在于:有天然的造纸资源芦苇,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但是,拥有这样的资源优势,其造纸业的发展却无法与造纸第一大省山东相比。据资料统计,山东2000年产量为4366738吨,全国占有率为17.5587%,列全国第一位。而湖南省对芦苇资源的利用还远不及山东省对麦草的利用。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对造纸材料的政策问题。

一是,政府对于造纸原料市场的定性不同,影响了各企业的原料收购。麦草在山东省是定性于造纸原料,而非农副产品;而湖南的芦苇却定为农副产品。湖南省特别是洞庭湖区域,芦苇是造纸的主要原料,然而,省内的政策却将其定性于农副产品之列。

造纸原料的返税率是17%,而农副产品的返税率仅为4―10%,仅此返税率的差异,就使湖南省的造纸企业要减少一大块利润。不少造纸企业认为省政府不应将目光紧盯眼前的税收,重要的是在于培植税源!

二是,既然定性于农副产品行列,就应该由供销社棉麻公司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然后直接销售给造纸企业。这样能够更好地规范市场,杜绝不法经营,保护造纸企业的利益,有利其发展。

三是,政府对于造纸企业的优惠政策不统一,亦局限了造纸企业长远的发展。1996年,山东省政府为了支持省内造纸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出省销售产品”适当退税的优惠政策。当年,山东省的纸品纷纷入主湖南省会长沙,由于享有优惠税率,他们的纸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当地产品,有的甚至每吨要便宜200元。而湖南省却没有给自己的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当然缺乏竞争力,山东纸品从此在长沙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

(三)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日益迫近,我国加入WTO后又迎来了新的形势,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至少要给予企业一个规范的、有序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参加公平竞争,为此湖南洞庭湖区域造纸企业向政府发出呼吁:

一是要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政府调节和规范市场的能力,加大力度整顿芦苇市场秩序,制止芦苇贩子插手芦苇市场,让造纸原料市场得到规范,更让芦苇市场有一个安定、安全、安心、有序的经营环境,为造纸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是应扶持造纸企业,重新考虑芦苇市场的定性问题,毕竟芦苇是造纸可利用的主要非木材纤维原料。

三是要妥善保护好洞庭湖区域的天然造纸资源――芦苇,严禁对芦苇基地环境污染和其他产业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利用好、保护好芦苇资源,规范芦苇市场,是当前湖南洞庭湖区造纸工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支持和扶持当地的造纸产业,也是湖南省培养税源、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岳阳(湘阴)丰隆纸业有限公司)

上一篇:俄罗斯福利货币化改革引发社会矛盾 下一篇:齐齐哈尔市公务用车改革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