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字典自学生字的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10 03:30:22

利用字典自学生字的能力培养

摘 要:学校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涯的一个片段,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教会学生一辈子要学的知识,在小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的过程中,把查字典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才会受益匪浅。

关键词:字典 自主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二年级强调“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四年级进一步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后各年级继续培养识字的兴趣和主动识字的习惯。而从二年级后半时的识字教学开始正处于从“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过渡阶段。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的方法,为其今后在语文的学习中自主学习扫除生字障碍铺平了道路。但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在以前的学习中使大部分孩子产生了对家长以及老师的依赖性。虽然学生掌握了使用字典的方法,可是由于运用过程相对于过去有些繁琐,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生字或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以向老师家长请教或同音字乱用为主要的解决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进行自学生字扫除生字障碍的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首先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指导。学生的自学潜力如何被教师挖掘出来,激发他自主地利用字典学习生字的兴趣,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极力地展示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赏。我抓住这一特点对课上有突出表现的孩子给予大力的表扬。

例如:在教学“朱”这个字时,很多的孩子组出了“朱玉”这样的同音字乱用的词语,有一个孩子则大声地指出了错误:这个字不是“朱玉”的朱,它可以是人的“姓”还可以当红颜色讲,可以组成“朱笔”。真可谓是一语惊人,我听了他的解释后立即走上前去和他握手:“你解释得太好了,你的词组的真正确,了不起!”这时很多孩子都看向了我和他紧握的手,向他投来了敬佩和羡慕的眼光。我趁热打铁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学生很自豪的回答说:“昨天晚上我查了字典”。我面向大家大声地表扬到“xx你真是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被表扬者的洋洋得意,以及其他同学的羡慕之情都尽收我的眼底,我相信在下一次的生字教学中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使学习兴趣保持下去

在同学们都知道去查字典后,很多孩子在课上都有可能组出相同的词,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孩子没有发言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此时让学生保持住这份热情与兴趣,就需要老师语言的调控与激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例如:在学“兰”字时,孩子们所组出来的词大部分相同,没有发言的同学噘起了小嘴,我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查到了这个字也组了词,那么你看着它有没有想到要提醒大家的是呢?孩子们开始思考了。有一个孩子回答说:老师我要提醒大家他不要和我们学过的“蓝天”的蓝弄混了。“多好的回答,原来查字典不光是让你学会了组词,还学会了区别同音字!”经过这样一提醒,很多的噘嘴的孩子又来了精神。

这样让孩子们不断去发现,不断的体验自学所带来的成就感,兴趣自然而然就保持了下去。

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自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信任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有时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感到不信任,甚至明明是自己通过查字典得来的知识,却由于与其他同学讨论时产生的分歧而否定自己。对于这样的同学我首先与他们一起去查字典,在整个的过程中我只是站在一旁鼓励她,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信任,在得到满意的答案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我能行的自信心。

其次,在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生字方法的指导。

我国的文字较多,同音字、形近字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一个生字的教学都不是独立的。而查字典除了帮助学生解决课内的生字生词之外,最重的是可以让学生同时了解到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多义字等等各种知识。

为了使学生对知识得到扩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做到“四放权”即操作权、提问权、发言权以及交流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的可分为几种:对比法,例如:在教学“州”和“洲”时,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字义,从形、义上总结不同再组词,这样对比练习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提问法,例如:在教学“断”时,字典中有“中断”这个词,学生不明白他的含义,当堂提出来了,并进行了讨论,由此又演变出“打断”“中断会议”“打断思路”等;搜集整理法,如“似”是多音字,在进行教学时,我让学生整理出两个读音,并各自组词;还有一种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通读法,(即在学生完成课本中要求的字之后,课下将本页出现的没有学过的同音字,及其解释读一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交流,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词语积累较之以前也有所丰富。

第三: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步提高自学要求。

学生对于查字典接触的时间并不太长。对于学生的要求应该由低到高,逐步加大难度,主要分为几个步骤:

1、会查生字,并组词;2、提出与生字相关联的知识,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3、根据查到的词,进行扩词或造句练习。

总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即:从“传道者”转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为参与解决问题的“学习伙伴”。千万不能“四包”――包做、包想、包讲、包写。真正实现德国教育家斯谱朗格索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的教育真谛!

上一篇: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优化美术教学,体验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