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大公司,才能看准创业者

时间:2022-09-10 02:48:46

懂得大公司,才能看准创业者

胡盈青2009年在伦敦念金融与经济硕士时,正赶上金融危机。她去瑞士信贷投行部申请实习,面试她的主管告诉她,“业务很少,投行恐怕不会需要多少实习生。”最后申请成功的胡盈青只有3位同期伙伴,而过去在这样的实习期投行往往会招收将近30名学生。

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后投行业复苏的速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期,业务量接近危机前的水平。这意味着在那段时间,胡盈青要做过去7.5个人的工作。这种工作密度体现在她要参与许多项目,还要参与项目的每个环节。巨大的工作量让胡盈青快速地成长起来,几个月的实习期后,她已经参与过并购、债券、上市等不同类型的项目,涉及能源、金融、零售、制造业等行业。

经受过这种历练的胡盈青最终留在了瑞士信贷投行部,她的工作重心一直是大公司的投行业务,三四年后,她也从过去的实习生成为了项目负责人。高强度的工作给她留下的最好习惯就是对数字的敏感,她能从复杂的财务数据中很容易地看出一家公司的真实情况,这种能力对她之后的VC工作帮助很大。

就像许多有所积累的投行人一样,胡盈青开始考虑换个环境,找回新鲜感。通过猎头,胡盈青成为赫斯特中国的高管。一年后,她的工作被明确,她成为赫斯特资本中国区负责人,负责公司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务。

从卖方到买方,胡盈青很快进入了角色。她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面试官之一是赫斯特集团的CFO,同样是投行出身,他告诉胡盈青,作为投资决策者,要做的不单是发现好的标的,还要知道如何用公司的资源帮助它们。“相较于知道公司的优点,我们更需要看清它的缺点。”胡盈青说。

如何知道对方的缺点?胡盈青认为这可能要归功于自己在投行时期对大公司的研究。那时,她涉及的恰好是资本最集中、公司规模最大、财务和管理体系最复杂的那些公司,打交道的也是那群最善于包装企业真相的人。因此她知道如何去挖掘细节,找出真相。所以如今,当她拿到创业公司的简报后,她发现自己很容易找到这些公司的故事漏洞在哪儿。

目前胡盈青重点关注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创业项目。比如一个家庭装修平台的创业项目,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并不是家装行业出身,但他们的技术过硬。胡盈青判断这是一个产品过硬但缺乏市场感觉的团队。所以它值得投,但需要改进。于是她从投资洽谈阶段就把集团旗下的家居杂志引入,为这家公司提供好的内容和营销资源。

相比天使投资人和那些急于把手里的现金花出去的煤老板,胡盈青认为专业的VC应该更谨慎。胡盈青的另外5位同事都经历过几个经济周期,见证过美国的创业泡沫。在成熟的市场,不同的VC对一个公司的估值不会相差数十倍,他们也不会坐在咖啡馆里一天接待20个创业者。比起演讲,他们更在意公司的具体决策案例。胡盈青虽然没有经年累月的经验,但是在投行时与大公司的高强度接触让她同样拥有这些职业素养。只要身处商业社会,真正了解公司的人就会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一个泡沫市场尤其如此。

C=CBNweekly H=Hu Yingqing

C: 在做投资人前,会担心自己不了解状况吗?

H: 不会,不论是怎样的公司,商业的基本逻辑不会变。在投行工作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是有一点,它对于思维模式的锻炼是很好的。正是因为在投行了解了大公司,才会对小公司很熟悉。

C: 作为一个投资人,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到底是什么?

H: 对新公司的开放态度和对基本逻辑的坚持。不熟悉的公司不随意下判断,一旦获得足够信息要坚持自己的判断。

C: 担心投资这个行业的泡沫吗?

H: 泡沫是由不冷静的投资人吹出来的。而我们的投资风格一直是保持冷静和审慎,对公司的价值有自己的标准,如果价格过高,我们不会盲目跟风。赫斯特资本就是这样度过硅谷泡沫的。

上一篇:英美文化研究对传播学的影响 下一篇:詹妮弗·劳伦斯为什么赚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