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在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观察

时间:2022-09-10 12:50:19

多潘立酮在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观察

【摘 要】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用于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新生儿,胎龄28-42周。出现喂养不耐受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观察从静脉营养过渡到全胃肠道营养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过渡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新生儿;多潘立酮;喂养不耐受

随着医疗条件及抢救技术发展 ,新生儿科中危重患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上升。新生儿营养支持是最重要一环,喂养不耐受患儿的喂养问题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危重新生儿、早产儿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出现以下情况者考虑喂养不耐受:喂养中拒奶,腹胀,胃潴留,呕吐,排除消化道畸形。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多潘立酮治疗18例喂养不耐受患儿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34例。28周

1.2方法

入院后根据患儿情况给予相应暖箱保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留置鼻胃管,防止感染等常规处理。有窒息或咽下羊水者予1%碳酸氢钠洗胃,做好各种护理,给相同品牌配方奶喂养。治疗组出现喂养不耐受时立即给予多潘立酮,每次0.3mg/kg,3次/天,间隔8小时。配药时要精确,与喂养前30分钟由胃管注入或口服,至喂养不耐受消除。观察喂养不耐受患儿静脉喂养的天数和经口全胃肠喂养的时间。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2检验。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和体重上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仍喂养不耐受8/16(50%)。治疗组仍喂养不耐受4/18(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新生儿危重患儿由于多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1]及受损,各种消化酶含量及活性低肠糖膜渗透压高;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能力相对减弱及不成熟;吸收及吞咽功能协调能力差,胃排空延迟,出现喂养不耐受,而且危重患儿易合并窒息呼吸暂停,呼吸困难,肺炎及先天性心脏病,容易造成肠黏膜缺血缺氧增加胃肠道损伤而更容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而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多潘立酮为外周性多巴胺受体阻滞剂[2],阻断多巴胺受体而止吐。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在外周能阻断多巴胺对胃肠肌层神经丛突触后胆碱能N元的抑制作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的排空与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返流,发挥胃肠促动力药物的作用[3]。本研究资料显示多潘立酮能有效缩短从静脉营养过渡到经口全胃肠喂养的时间,而且措施安全,方便,经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群。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进展,来自临床儿科杂志 2009.27.16

[2] 多潘立酮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2009.29.(7):70―71

[3] 药理学第四版 江明性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苍耳子散加减治鼻渊 下一篇:瑞芬太尼或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应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