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宝宝错过了爬行关键期

时间:2022-09-10 10:37:58

假如宝宝错过了爬行关键期

在早教如火如荼的今天,爬行被鼓噪得举足轻重。毋庸置疑,爬行对宝宝的发展好处多多,但是,不会爬的负面影响显然被夸大了。今天,我们不去争辩爬行到底对宝宝有多大影响,只是与那些错过爬行关键期的妈妈们探讨,如果你的宝宝错过了爬行关键期,该如何是好?

妈妈从小告诉我,我是不会爬就会走的宝宝,言谈之中有几分骄傲,但我读了大量关于爬行的文章后,常常觉得自己动作不协调与体育成绩始终不佳可能与自己错过爬行有关。于是,当了妈妈之后,从儿子很小时我就开始铺垫宝宝的爬行之路,可惜,宝宝还是错过了爬行关键期。这种经历让我一次次反思,面对错过爬行关键期的宝宝,妈妈们该怎么办?

始终如一去练习

大多数的心理学书籍定义的宝宝爬行的关键期是7~9个月。其实,针对每个宝宝的性别、身体发育状况及练习程度,每个宝宝对爬行敏感的时期不尽相同。有的女宝宝五六个月就会爬,有的男宝宝一岁之后还不会爬。对于这些我们不必耿耿于怀,只要坚持让宝宝练习,并且这种练习是趣味横生的,比如有妈妈和很多可爱的玩具陪伴,宝宝总会有自己的一个爬行契机。

我家宝宝一岁生日之后,仍坚持每天趴在地垫上玩玩具,曾经一度,只要放趴下就立即翻身过来,仰躺着手舞足蹈,可是有那么几天,他不翻身仰躺了,趴着聚精会神地玩玩具,再过了几天,他竟然会倒退爬和转圈爬了,再后来,竟然会向前爬了,令我焦虑已久的心十分兴奋。也就是说,在我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宝宝在尝试中突然顿悟。面对错过爬行关键期的宝宝,妈妈千万不能气馁,妈妈的气馁,就会让宝宝错失爬行的机会。

先走后爬又何妨

其实走与爬对宝宝的发展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移动增加宝宝主动认识世界的机会,又扩展了宝宝的视野,练习了宝宝平衡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走也为爬行提供了生理基础。在阅读《郑玉巧育儿经》的时候,有一个当初让我诧异如今让我信服的理念——会走之后再学爬也无妨。

也许很多妈妈会质疑,都会走了为什么还要学爬?因为爬行对于宝宝的协调能力、空间位置、定向能力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一点上比走对宝宝的益处更大,虽然也许不像市面上宣传的那么夸张。另外,会走之后的宝宝平衡能力、手足协调能力已经有所进益,在此基础上学爬,会让爬行变得简单,能减轻宝宝一直以来对爬行的抵触心理。

日常感统小练习

如果妈妈依然担心宝宝不会爬行会对宝宝日后的绘画、书写、体育运动产生影响,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契机,让宝宝多多进行一些感统方面的小练习。比如,扯着宝宝小手儿走走马路牙子,在小区的健身器材中寻找锻炼平衡能力的平衡器械进行锻炼,多带宝宝滑滑梯、荡秋千等等。

随着宝宝的发展,我们还可以为宝宝准备更多的与感统发展相关的玩具,比如按摩球、半圆球的平衡石、独轮翻斗车、滑板车、小自行车等等,通过玩这些玩具,可以有效促进宝宝感统能力的发展。

尊重宝宝最重要

宝宝什么时候会爬、宝宝先走后爬、宝宝始终不会爬等等与宝宝五六个月就会爬,其实都是宝宝发展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我们很难说哪一个更好,因为每个宝宝的身体素质与需要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宝宝。关键期理论是一种具有统计学味道的理论,并不适合所有的宝宝,而且,我们提倡关键期理论的意义在于提示妈妈不要错过给宝宝最佳影响的时机,而不是让妈妈们机械地去对照。

另外,随着对幼儿发展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更提倡这样一种理念:提出一个发育指标的时候,要指出它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一个范畴而不是一个点,并且在这个范畴上还要指出上下偏差多少是被允许的一种个性差异。因此,尊重宝宝的发展节奏,接纳宝宝的独特节拍比参照各种指标数据更为重要。相信宝宝不会爬、宝宝先走后爬与宝宝很早就会爬一样,都有其自身的原因,也许这种原因是我们甚至很多专家目前都无法解读的,对此,我们只能尊重。

宝宝错过了爬行关键期,妈妈不必惊慌失措,我们一定要有一颗淡定的心,用始终如一且趣味横生的积极锻炼,用日后的多重影响去弥补这一错失的遗憾,并且相信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坦然接纳宝宝暂时的“不尽人意”!

上一篇:美国研究显示女性更易老花眼 下一篇:传递生命最后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