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特征研究

时间:2022-09-10 10:17:36

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特征研究

摘要:本研究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ST3和ST4子语料库,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的使用频率特征并探讨其原因,进而对不同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块能力现状进行考察。

关键词:语料库;语块;CET-4&CET6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26-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语块在语言研究、习得和使用中的重要性。现有的研究大多围绕语块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展开,或者针对语块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等进行研究,而很少涉及对学生语块能力现状的研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的《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共收录了7675个单词,并对教学的三个层次规定了相应的词汇量:一般要求应掌握4795个单词(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较高要求应掌握1601个单词(一般要求应掌握的词汇之外)和更高要求应掌握1281个单词(较高要求应掌握的词汇之外)。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四级阶段和六级阶段的语块水平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频率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对不同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块能力现状进行考察。

1.语块的界定与分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Miller[1]首次提出了"组块"(chunk)的概念,用来说明短时记忆容量与记忆材料的信息量无关,而与其信息组块的数量有关。到20世纪70年代,组块的概念被引入语言研究和教学领域,Joseph Becker[2]于1975年正式提出了"语块"的概念。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发现,那些出现频率高,不同程度词汇化的语块构成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Lewis[3]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应被视为语法化的词汇过程,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过程。自此,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出发对语块进行界定、识别和分类。根据语言学家Wray[4]的统计,学术界对语块的术语表达多于50种,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名称。国内语言学家也赋予语块不同的名称,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块进行界定,如:词块、语块、词簇、多词单位、预制语块、搭配、习语、成语、惯用语等等。尽管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块加以描述和定义,但他们均认识到语块是一种形式与意义的复合体,是固定或半固定兼具词法和句法特点的块状结构。

从结构角度,Nattinger & DeCarrico[5]将语块分为四类: 聚合词(polywords)、习惯表达法( 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限制性短语( phrasal constraints)以及句子构造型结构(sentence builders)。从结构和功能角度,Lewis[6]把语块分为四类:(1)聚合词,即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如"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2)搭配词,即在一起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搭配,如:"bring about a terrible result","heavy rain";(3)惯用话语,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如:"If I were you,","Would you mind...";(4)句子框架和引语,此类仅指书面语词汇,如:"first of all…,last but not least,……"。

本研究将依据语块的使用频率赋予语块一个工作定义,同时结合Nattinger&DeCarrico的语块分类方式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特征进行研究。

2.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频率整体呈现何种特征?(2)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3)如果差异存在,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2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等教授编撰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两个子语料库ST3和ST4,分别为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四级和六级考试作文,代表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般水平和较高水平,因此保证了所选语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研究从ST3和ST4子语料库中分别各随机抽取100篇学生作文,共32864词。

2.3 研究工具。计算机语言学领域中的语块是指在语料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两词或两词以上的结构,常用"N元组"(N-gram)来表示,因此本研究通过使用语料库检索分析工具AntConc3.2.1中的N-Grams功能完成对语料中语块的提取。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 16.0,用于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特征进行研究。

2.4 研究方法。为了方便从语料库中提取语块,依据Biber[6]提出的语块是词容为100万词的语料库中出现频率为10次以上的词语序,我们赋予语块一个工作定义:即在研究语料中出现频率为3次以上的3~6词的连续词语片断。

在通过AntConc 3.2.1中的N-Grams功能进行初步的语块提取基础上,将进行人工筛选,筛选标准是保留语法或语义上相对完整的结构。例如,The research shows that……,at the top of 等等。

为了便于进行统计和描述, 本研究借鉴了Nattinger & DeCarrico的分类方法将语块分为四类:聚合词(polywords)、习惯表达法( 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限制性短语( phrasal constraints) 以及句子构造型结构( sentence builders)。

本研究将使用卡法检验(Chi-square test)测量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在使用频率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是否显著。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频率总体分布特征。通过比较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不同长度语块的使用频率,发现语块的长度和语块的数量呈反比的特点,随着语块的长度增加,数量呈下降趋势。(见表1)

表2显示出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在语块使用总数和3词语块的使用数目上存在显著不同(P=0.02,均小于0.05)。而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在语块对于4词,5词和6词语块的使用频率差异并不显著(P=0.850,0.327和0.715,均大于0.05)。这说明语块词项数目的变化并没有较显著的影响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于不同词项语块的使用趋势。

3.3 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4类语块的使用频率分布特征。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语块的特点和差异,本研究对CET-4和CET-6议论文写作中4类语块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如图1所示

(1)CET-4议论文中聚合词的频率多于CET-6议论文,频率分别为267和124。因为聚合词为固定的、非可变的词级语块结构,其结构和含义相对简单,相对于限制性短语和句子构造型结构易于掌握和使用,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大量使用聚合词。

(2)CET-6议论文中的句子构造型结构的使用频率多于CET-4议论文,频率分别为516和436。因为句子构造型结构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需要根据不同思想内容填入的相应的词语和句子,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和非连续性,学习者对其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3)限制性短语是由某些固定结构形成的框架式短语,大部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易于学习者掌握和使用。因此,在本研究中,CET-4和CET-6议论文中限制性短语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其他类别的语块结构。

(4)习惯表达法经常作为话语单独使用,包括谚语,格言和社交公式话语,语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CET-4和CET-6议论文中习惯表达法的使用频率均低于其他类别的语块结构。

4.结语

通过对比CET-4和CET-6议论文中4类语块的使用频率,可以发现,CET-4议论文中的聚合词,习惯表达法和限制性短语的使用频率均高于CET-6议论文使用频率,CET-4议论文中的句子构造型结构的使用频率低于CET-6议论文使用频率。这表明随着语块结构的可变性和非连续性加强,语块的整体性掌握难度加大,对于学习者的语块认知加工形成一定影响,要求学习者加强对语块的整体认知加工。

语块是中介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把语块理论纳入外语教学势在必行,探索和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和应用语块理论,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水平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Miller G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56, 63( 2) :81-97.

[2] 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 [M]. Cambridge, MA: BoltBeranck & Newman,1975: 60-63.

[3][6]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M]. Hove , England : LTP,1993.

[4] 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9.

[5] Nattinger, J & J,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 Biber D,Conrad S.Lexical bundles in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prose[M]. Amsterdam,Atlanta: Rodopi, 1999:181-190.

[8] 李更春.国外程式语识别研究概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上一篇: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挖掘教材资源优化单元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