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10 10:09:19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是核心,而专业建设的的关键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关系到学生学什么的根本问题,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是否上得去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工作过程与培养过程的关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工学结合式的新型教材建设进行了阐述。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this relationship to students learn what of the basic problem,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have to go to the root of the on whether this paper,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proces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type of "combin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教材建设 培养模式

key words:process The cours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Training mode

作者简介:邹劲松(1975-),男,重庆市梁平人,讲师,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工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目前,高等工程职业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实训实习基地功能单一, 毕业生与社会需求适应性差等问题[1]。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在专业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工作过程与培养过程的关系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是其模式创新的核心问题。2007年教育部主导的第三次课改要求采用德国不来梅大学Felix Rauner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来进行课程设计。现将用人单位的工作过程与学校培养过程关系通过图1展示。

的工作过程与学校培养过程关系通过图1展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高职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核心载体就是工作任务,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中的“工作”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反映出的工作对象、内容和要求,它是工作与学习的任务,是反映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而不是脱离具体工作过程的点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一些高职院校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原有的课程似乎无太大的区别,产生了课程开发的回(图2)。

归现象,主要原因是对工作任务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工作任务分析笼统,没有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工作任务之间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典型工作任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而是在一个复杂的任务领域中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步骤;其次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和结果具有大的开放性[2]。

课程系统包括课程的产生源、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评价设计四个阶段。课程的产生源是基于企业实际生产一线,课程内容的设计很大程度是依赖课程的产生源,接着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与精品课程,然后由课程体系导出课程平台的建设,随后课程资源进入教学环节由教师使用,最后教学相关部门执行课程考核,形成课程考核标准,其详细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

三、基于工学结合式的新型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质量关系到培养和造就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显然,图3和图4清晰的比较了两种教材建设模式的差距。教育行政部门在图3中管理与引导的力度不够,而图4中形成了指导性建设意见和引进了行业标准,建立了教材出版的准入制度;图3中学校基于学校教学任务的按排而不得已进行教材的编写,图5中则出台了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进行教学质量的提高;图3中教师大多基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得已进行“拿来主义”式进行教材编写,图4中则以团队作战的方式主动出击,创造性进行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出版单位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市场监控和投递到高质量的专业出版社,图4中教材的出版实现了绿色出版;图4中加入了体现校企结合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企业元素,使我们的教材更多反映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最新技能、工艺等知识。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采用图4模式与合川渭沱水电站、永川区水务局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等课程,与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等课程,与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等课程,共合作编写教材84套。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突破了传统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课程体系。按照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专业课程设计方案等步骤开发出来的课程,课程的内涵不是理论导向而是行动导向,课程内容的知识是工作过程知识,学生由知识获取转向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还没有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高职教育课程缺乏长效机制,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任重道远[2]。

参考文献:

[1] 张迪,申永康,刘洁.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J]. 教育学术月,2010-11.

[2] 朱启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4期

上一篇:关于多元化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思考 下一篇: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