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的文化价值追求

时间:2022-09-10 09:38:23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的文化价值追求

【摘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闭幕,“人文奥运”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体现了奥运精神对人和谐而全面发展的追求。中国武术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其文化魅力可见一斑。武术的追求不仅表现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切关注,还体现出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也是对其自身价值的判断与肯定。武术文化浓缩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武术从产生至今主要表现出对“养”、“生”、“和”、“合”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不懈追求,这些内容都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后奥运;武术文化;养生;和合

从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国际体育民族化和民族体育国际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已受到国人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接受和认同,正在融入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发展及其历史教育传承特征,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后,中华武术的文化价值,进行现代武术运动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教育,实现“文化武术运动”的广泛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武术文化概念界定

武术文化是近些年才产生的词汇,随着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以及人们对武术内涵的不断挖掘,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对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国内学者在九十年代初才提出一些有关武术文化的观点与认识。武术文化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笔者只能将国内学者对武术文化定义所给出的一些观点作以梳理,并对武术文化概念作以辨析。

1990年旷文楠等人在《中国武术文化概论》中认为:“武术……是一个与外在的文化大环境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并以这种联系和交流为生存前提的系统结构。当我们将武术视为这样一个文化系统来加以研究和探讨时,我们便称之为武术文化。”

2001年学者张翠玲在《也论中国文化与中国武术》一文中谈到:“(武术文化)它是以武术具体的动作形态为载体,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形态。”

2005年学者刘景堂在《论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一文中对武术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武术文化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均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行为特征。……武术文化的涵义就是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在千变万化的人体动作中,反映出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美感与文明程度。”

2006年学者王岗在《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中认为:“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武术方面的综合反映。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学者王军在《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中对武术文化的认识是:“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并与世界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

2007年赵忠华在其《论武术文化的现实价值》一文中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为:“‘武文化’是特指关于武术的意识形态,包括武术在动作形态上的文化特征,设计动作形态的内在原则,以及武术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方式等。正如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武术文化不仅具有建构人的价值意识的直觉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逻辑性格;它一方而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对外部世界思维的肯定形式;另一方而,它又构成一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世界,构建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定势。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对武术、文化及武术文化的概念从逻辑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了论述,但对这些概念的界说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一方面因为武术文化体系较为纷杂与庞大;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一些学者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缺乏深入的学习与探讨;还有就是历史的车轮始终不会在原地打转,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些内容的变化使得武术文化绝非一个概念能够界定;再就是因为武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处于不断变更之中,任何静态文字的描述,都只能出现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完整而比较准确地界定这些概念显得十分困难,也难免会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只能通过对概念的梳理来认识和掌握其内涵。

2中华武术对“生”的思考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极其注重对“养生”的追求,谈“养”文化之前我们首先应了解武术对“生”的追求与价值观念,因为“养”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人对“生”的追求包括生命、生产、生活、生存(谋生、求生)等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同武术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类的本能所体现出的对“生”的本能追求产生了武术,形成了武术攻防的特点与价值功能,人类通过武术实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与追求,但随着人类私欲的不断膨胀,武术同样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然而,武术产生的初衷却是为使人类获得更好的生存资格与条件。〔1〕

从人类生命起源到远古时代“人少而兽众”,原始先民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和获得更好的生存必须要通过武力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用武力手段获得食物作为“生产”资料,以满足长期“生存”的需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快就进入了人类社会文明阶段,此时战乱四起,人们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而求得生存,一个部落或一个民族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借助武术训练来增加将士的战斗能力。武术成为整个冷兵器时代“安生”立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后来武术又成为从古至今中国社会中一类人群重要的“谋生”手段和技能,习武之人在古代战乱时期可以充当保家卫国的“将士”;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习武之人依人做客成为“侠士”或“刺客”;古代私学、馆社组织、民间团体、教会帮派等组织机构的武术教头;宋朝武举制的出现,使习武之人可以高中“状元”,成为高官;清朝时期习武之人又出现在替人看家护院的家丁,给达官贵人充当私人保卫的保镖,还有就是收人钱财为人包运财物的镖局镖师等等。这类人群的谋生手段都是依靠武术这项技能而获得的。

对“生”的追求是人类一种伟大的奋斗目标,生存欲望是一切生命的本能,无论是征服自然,还是征服敌人。人类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由“生”开始的,包括生产、生活、生存(谋生、求生)都离不开武术的存在,而运用武术获得长期生存资格是满足人类生存欲望的基本手段和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是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中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2〕

3中华武术对“养”的追问

美籍学者孙隆基在其《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一书中提到:“中国人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意向,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养’字,每一个人都几乎将全副心思放在‘养’自己的身体(亦即是“揾食”、“补身”),‘养’老婆,‘养’孩子(亦即是安身立命,生男育女),‘养’上一代(亦即是“孝”)。”中国自古代开始就认为解决大众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可以获得“天下太平”,这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最低生存保障条件。“太平盛世”可以体现中国人对“养”价值的终极追求。中国人眼中的“养”文化大都表现在“养护身体”、“养家糊口”、“修身养性”等价值观念上,这些内容都与武术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人们通过习武可以使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满足生命的需要,体现出“养护身体”的价值功效;习武者在武德的教化下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陶冶情操,改变了自己的性情与性格,满足了人们“修身养性”的需要;人们还通过习武获得了谋生手段,保证了自己和家人的长期生存资格,体现出“养家糊口”的作用。“养”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同时又是一种对“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超越与升华。“养”是为了使人更好的“生”(即存在),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生命观”的深刻认识,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尊重以及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3〕

前些年有学者曾提出,“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国内学者对此观点颇有争议。笔者认为武术运动具备了体育的健身、娱乐、竞技等方面价值,但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养生价值,这个内容成为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体育的观点是“生命在于运动”,以“身体运动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而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运动文化是武术,而武术所体现出的内涵则是以“运动养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内容,集中反映出中国儒、释、道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处世原则,还表现出一种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追求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思想。

4中华武术对“和”的追寻

中华武术长期以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蕴化了武术“和”文化的思想与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焦点也在于对“和”文化的追求及“和而不同”思想探讨。武术本身所反映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尚和中庸”、“和为贵”、“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和平”的不懈追求,而武术本身则具备的“争斗”、“攻击”的实质,可以说武术文化将“和”与“争”的文化精神与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武术本身可以说是“和”与“争”对立统一的产物,武术的追求是“和”,而表现形式则为“争”,武术的自身功能特点与“和”文化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又相互制衡,对立统一,协调发展。西汉刘向在《说苑》有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束哲在《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指的都是“以文教化”之意,文武对举,主张无论对内、对外都要以文教化,对不能接受文化的将要实施武力去征服。人类私欲的膨胀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导致了战争的出现,而动用武力则是平息战争和稳定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手段,武力是解决文治以外最有效的方法,以武力的征服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新世界。〔4〕

学者鲍振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和平主义思想,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处理国家和民族关系的最高准则,而是包含着天人之和、身心之和、人伦之和、社会秩序之和、协和万邦五层意思。这五层意思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和为贵”,把“和”视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成为自古以来人们为人处事的重要准则和信条。佛家也有句名言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家的主张则是“不争”、“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思想。墨家所倡导的是“非攻”、“兼爱”。兵家的至上境界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说武术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墨、兵家中无论是提倡入世还是主张出世的思想都是期望天下太平而无争,愿世界和平。“和平”体现了武术与奥运,中西文化的共同追求,从奥运的“神圣休战”到武术的“止戈为武”的无处不体现出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人类的渴望赋予了奥运与武术共同的神圣追求。

中国追求和平文弱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不尚征伐,而尚和中庸的民族个性,所追寻的是在和平中求发展、谋进步、倡和谐。因此,中国历史重大战争都是出现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性格同时决定了武术的价值取向,所体现出的是追求人类和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秩序文化。西方的民族性格主张尚力、尚强,西方人视竞争为生存之本,在竞争中谋发展、求生存。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说:中国常于“和平”中求发展,立思想;欧洲常于“斗争”中求进步,著精神。人性的弱点和本能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原始攻击性本能。因此,西方人希望通过奥运的“神圣休战”来抑制人性的贪婪及展现对和平追求的美好渴望,在和平中寻求公平、公正的竞争。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意境。〔5〕

5中华武术对“合”的追想

中国武术中“合”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合一”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入与思考。

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无论是儒、道、墨、佛,任何一家学派都在“天合一”这个观点上有所认同,宋人邵雍有云:“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见古人对天人思想的重视。因此武术在历史发展中必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所融入与发展,同时也赋予了武术文化深刻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起初所表现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认为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逆的,人要生存就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渴望达到人与自然的调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具有较强的现实感,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是造物主并主宰着万物,是宇宙并拥有强大的力量。《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出古人一种积极把握人生的处世态度。而“人”只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如果想要更好的生存,就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古人始终渴望探寻自然规律,拉近“天道”与“人道”的距离,并拥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神奇力量。“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一种恒古不变的精神追求。后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和事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刻,“天人合一”逐渐变成了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对自然规律的探寻,希望可以使“天道”为“人道”服务的一种追求。天人的追求决定了武术的和谐发展。

“知行合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认知观点,在武术传承与实践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知行合一”的含义是“知”代表知识、认知;“行”代表行为、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的矛盾。古代武术谚语有云:“既学艺,必试敌”,体现出古代习武之人对学习认知与实践价值的重视程度,反映了中国古人重视实用价值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形成了武术传承中“学以致用”的思想特点。“知行合一”的价值对武术传承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武术的传承与实践提供了思想保障。

“形神合一”是构成武术文化的基本要素。“形”指的是人的外部形态,也可以说是由外部形态变化而构成的武术动作与姿态;“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思想,也可以看作是人内涵的反映。“形神合一”是形体与精神在武术行为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通过武术行为反映出武术文化内涵的外延,举手投足间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武术文化。“阴阳合一”是武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说之一。“阴阳”可以说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的过程。因为阴有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等特点。《易传》中曾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平衡与调和可以体现“道”的存在。在《太极图说》中曾提到:“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体现出阴阳的相生相克、虚实变换的特点。“阴阳合一”辨证之道和对立统一的思想在武术演练与技击对抗中应用广泛,如武术中经常出现虚实、动静、攻防、刚柔、奇正等变换,无不体现出阴阳调和、多变的意识形态,丰富了武术文化理论体系。同时为武术流派的产生,如:阴阳八卦掌、阴阳五行拳、太极拳等拳种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参考。

6结束语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以及结束之后,中华武术对“养”、“生”、“和”、“合”文化的追求反映了武术的文化本质。这些内容也反映出了中国武术的人文追求集中体现出的是对“和合”文化的追求,其中“和”指的是和平、和谐,“合”相合、融合。在“和合”中求进步,谋发展,这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思想本源。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反映出的则是“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而武术的追求并非局限在对“养”、“生”、“和”、“合”等文化方面的追求,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侧面了解到武术的价值追求本身始终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为人的和谐发展与满足需要而提供服务,其主要价值功能就是为人类服务。

通过武术运动使人自身以及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达到和谐完善的目的。若想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就必须要深度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使更多的人通过武术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在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的同时从中受益。通过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以及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使人们在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的社会的发展现状,从而真正的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王玉德.文化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3.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

〔5〕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6.

〔6〕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7〕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8〕刘振堂.中国武术奥运之旅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

播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6-118.

〔9〕欧阳柳青等21世纪初中国体育的本土化与国际

化的辩证统一〔J〕.体育学刊,2004第1期,18-20.

上一篇: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下一篇:文化载体中知识人的精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