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陶灯上的昆仑仙境

时间:2022-09-10 08:19:04

这件朱雀陶灯是前几年从

宝鸡周原上的一座大型汉墓中出土的。

通高105厘米,底径38.1厘米,由灯座、灯柱、枝盏组成,

分三叠层套合而成,

上有13个灯盏和24只可承托蜡烛的朱雀状灯枝。

此陶灯是模仿汉代大型连枝灯的实用器做成的随葬明器,

造型挺拔,装饰华丽,

充分显示了古人的高超技艺,

堪称我国汉代陶灯的代表之作。

灯盘为宽折沿,沿与盘腹中央均等地分布着4个钻孔,用以安插灯枝──朱雀。灯盘的内外壁上绘有黑白相间的弦纹,灯柱外壁绘有白色菱形网格纹,上中下亦有黑色相间的弦纹。灯枝呈各种姿势的朱雀,有的头部稍弯,有的较直,有的颈细长而上扬,有的将腿蜷屈在胸前,有的将腿隐去。

灯座大而沉重,象征群峰环抱的山峦,环周层叠堆塑近30个(组)内容丰富、造型生动的人物及怪兽。上端似陶壶盘口,下端为喇叭形圈足。盘中间绘白色宽带纹一圈,上下绘黑色宽带纹两圈,色彩对比强烈,增加了美感。灯座的中部偏上处有一凸棱。凸棱上贴塑4个头梳双髻、着宽袖长袍、吹排箫的胡女乐伎俑。凸棱以下至底部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神态各异的人物及怪兽造型的堆塑。如5个1组的神仙骑在飞跑的马背上,长发和马尾随风飘逸,给人以腾云驾雾之感。跑在前边的仙人向前作拱手状,后边的仙人双手高举酒坛,形象极为生动。还有一组3个人面兽身的怪兽拉着一辆雷车飞跑的画面,车上有伞盖,盖下坐着两人,雷车施有红、黑色彩绘,显得富丽豪华。各种骑马俑的络头、鞍具齐全,但形象各不相同,或为头戴平顶冠,神态安详的文吏;或为持弓胸前,骑马奔驰的武士;或为头戴尖顶胡帽,手持大弓的胡人武士。还有一人骑的不是马,而是一只鞍络俱全、羊角弯曲的绵羊。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该陶灯上还有许多面目似人非人的怪兽,这些怪兽或双手抓住女人的胳膊扛在肩上,女人头梳高髻,身着大襟长袖上衣,双脚置于怪兽胸前,作舞蹈状;或张口龇牙,右腿下弯,左腿上跷,臀部着地,突显,前爪上举作舞蹈状;或左爪上举,右爪扣在右膝上,两后腿弯曲呈蹲坐状;或突显,尾巴从肚子前斜出上翘,作舞蹈状;老虎尾巴上翘,呈奔跑状。卧鹿仰头张望,形象逼真。更多的动物则多是以似是而非的怪兽面目出现,它们或奔腾跳跃,或坐卧蹲伏,或似张口竖耳、尾巴向上,呈奔跑状的虎,或似张口瞪目、尾巴向上弯曲、前腿根部生翼、造型生动的巨龙,或似头顶长角、后腿上举,臀部着地、鼻子上卷的大象。还有些是由戴怪兽面具、身着兽皮而做舞蹈动作的人装扮而成的。

汉代灯具造型繁多,设计精巧,以其科学性和艺术性堪称世界灯具史上的一支奇葩。这种造型的陶灯在汉代考古中比较常见,是依照流行的实用青铜灯而制造的随葬明器。由于其“灯盏”较多,多被称为“百花灯”,是汉代灯具文化的一个缩影。这类百花灯多取材于祥禽瑞兽的形象,如朱雀灯、牛灯、羊灯、麒麟灯、雁鱼灯等,寄寓汉代人祈求永恒幸福,企慕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美好愿望。

这件朱雀灯在装饰上追求华丽、高贵、神奇,反映出封建贵族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思想。从器身上的雕塑图案内容来看,其寓意更为深刻。人物多为身着胡服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奴婢的形象,反映出贵族阶层一种征服和占有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三叠层套合的灯盘造型,这种造型当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的缩影。三层灯盘分别代表了昆仑山上的三个城池,它是古人心目中仙境之所在,是凡人一心向往的地方,也是死后灵魂最理想的归宿。《穆天子传》就有“天子升昆仑”的记述,可见昆仑山在古人的意识形态中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把象征昆仑山的各种神仙故事和珍禽异兽,包括朱雀、虎、鹿的形象塑造在陶灯座上随葬,寓意墓主人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与群仙诸神共乐,反映了汉代人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思想意识。

编后:此陶灯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上胡人形象生动,与南方三国东吴至晋代青瓷谷仓罐(魂瓶)上贴塑人物、动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责编 耕生

上一篇:竹里老人徐仲南及其绘瓷作品 下一篇:内蒙古代钦塔拉三号辽墓出土的陶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