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佛教石造像

时间:2022-08-03 06:30:42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佛教石造像

山东广饶县位于鲁北平原,处于黄河三角洲南缘,古济水的入海处,是南北朝至隋唐以来佛教文化兴盛发达之地,出土有一批形体较大的佛教石造像碑。雕刻的内容组合有:一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等。

这批造像大部分无题记,故不明确切的雕刻时间。除永宁寺造像和张淡造像,还残留有刻记,知前者为东魏天平四年(537年)造,后者为北魏孝昌三年(527年)造外,其余的只能依据题材、纹饰内容及风格大致判断其时代。这些造像碑的名称有的是以出土地点命名的,如段家造像、张淡造像、张郭造像;有的是以原所属寺院命名的,如皆公寺造像、永宁寺造像碑,还有的是根据造像人物的多少来命名的,如百(xì)造像。现简要介绍如下:

皆公寺造像(图1) 征集于广饶县小张乡南赵村边,原皆公寺遗物。皆公寺位于县城西南8.5公里的杨赵寺村,魏孝昌三年(527年)敕建,明正德元年(1506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曾先后重修,今废。此造像碑呈长方形,通高254厘米。为单体佛造像,头和手均残失,身残高98厘米,残手断面偏上均有8×6厘米榫眼,说明像石断裂后被拼接过。佛像内着僧祗支,胸前内衣带打结下垂,外着褒衣博带式佛衣,衣襟搭于左臂,下着长裙,立于覆莲瓣台座上。

舟形背光上端尖锐前倾,装饰华丽,纹饰自外至内为火焰纹、莲花宝瓶纹、同心椭圆纹、莲瓣纹。项光较大,分为三层,外层缠枝花叶,中层多重同心圆光环,内层有轮光,中心上端有约5×2.5厘米长的榫眼。项光两侧各浮雕有伎乐飞天三身,姿态优美。背光外层上顶饰一翼龙,头下尾上,四爪腾空。背光两侧外上角高浮雕六身神明,头戴华盖,豹眼獠牙,神情十分凶恶,使人望而生畏。两边分别为日神和月神,手托日月。而表现翼龙、日神和月神这种图像的造像在青州地区比较流行,是古青州风格造像的特征之一。

在像石下右角线刻供养人三身,左下角亦有二身,旁有姓名题记。覆莲瓣台座残,台石正面有阴刻人物,已残泐(lè)不清。像石左右侧浅浮雕千佛,均结跏趺坐。从其造像风格分析,应属北魏中晚期作品。

段家造像(图2) 征集于广饶县段家村。整石呈长方形,上顶倾斜,通高221厘米。碑自中部断裂,断面中心上下各有10×8厘米榫眼。单体佛造像,像残高140厘米,头、手亦残失。内着僧祗支,胸前衣带打结下垂,外着褒衣博带式通肩大衣,领口厚重,衣襟搭于左臂,下着双层长裙,跣足略残,立于覆莲台上。

身后舟形背光分4层,由外至内为火焰纹、兽衔莲花叶草纹、同心椭圆纹、莲瓣纹。圆形项光自外至内分别为缠枝花草纹、同心圆光环、浮雕荷花。项光上端浮雕一翼龙。

左右两侧各浮雕伎乐飞天三身,飞天帛带飘直,底衬阴刻火焰纹。背光两侧外上角高浮雕神明六身(均残),两边的日神、月神各一手擎圆盘状物,左右对称。覆莲瓣台座较大,刻于台阶石上。从造像碑的整体特征分析,与皆公寺造像相近,或为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寺院的作品。

百造像(图3) 征集于广饶县李鹊镇大张庄村外。整石呈碑形,上部前倾,中间断裂,通高276厘米。高浮雕单体佛像,像残高135厘米,头、手残失。肩宽,胸厚,腹微凸。着褒衣博带式佛衣,衣襟左边叠褶上搭于左肩。下着长裙,足略残,立于覆莲台上。身后舟形背光整体凸出,上顶较前倾,分两层,外层浮雕火焰纹,内层对称浮雕荷莲。

项光较大,自外至内饰浅浮雕缠枝花卉纹、多重同心圆纹、莲花纹、中心呈圆凹状。背光尖顶处浮雕一翼龙,头下尾上,四爪腾空,俯首吻衔一束荷莲,尾绕火焰纹。背光上顶两端各浮雕伎乐飞天三身,分持乐器。上顶两角高浮雕日神、月神各一身,分别手擎日月圆盘。背光下端外各饰一束荷莲。

像身下两边各浮雕供养人二身,均着宽袖衣,系长裙,手持供养物礼佛。莲花台座与造像石同宽,台石前居中雕一力士,两边各一狮护法,均残。像石两侧雕千佛,均刻有造像人姓氏。右边上下刻礼佛图。造像碑背面亦雕千佛,碑右上角上下浅浮雕6组礼佛人物,均撑华盖和圆旌,有姓氏刻记,剥蚀较重。从造像碑的整体特征看,为北朝中晚期作品。

张淡造像(图4) 征集于广饶县西营乡张淡村,属元河寺遗物。元河寺位于广饶县大王镇北张淡村和荣庄村之间,建于北魏孝昌三年。整石作舟形,上顶前倾,通高254厘米。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主佛像头、手残失,身残高102厘米,脖根及残手处均有圆榫眼。内着僧祗支,胸前衣带打结下垂,外着褒衣博带式通肩大衣,领口垂长。下着裙,裙纹稀疏呈圆角阶梯式。足及莲花座残失。

身后背光舟形,由外至内纹饰为火焰纹、连枝藤叶纹、同心椭圆纹。项光纹饰自外至内为忍冬纹、同心圆及莲瓣纹。项光外饰一翼龙,两侧对称浮雕飞天各七身,或双手礼佛,或张臂起舞,帛带均向后飘起,充满动感。

左右胁侍均为圆形项光,其中右胁侍基本残无,左胁侍残高73厘米,身着帔帛,帛带沿上臂下垂至膝部交叉,上卷左臂,提于右手,立于覆莲瓣台座上,台座基残甚。造像两侧各镌龛浮雕千佛,龛外壁阴刻供养人姓氏。背面造像题记因剥蚀较重,字迹难辨。民国24年(1935年)《续修广饶县志》记载此像题记为:“魏孝昌三年岁次丁未八月辛卯朔十三日癸卯青州齐郡临县……六十人共造石像。”序文后列60位供养人姓名,故又称为“六十人造像碑”。从铭文可知该造像为北魏孝昌三年雕刻,与元河寺的兴建同年。

永宁寺造像(图5) 出土于广饶县李鹊镇李鹊村。此处原有永宁寺,建于东魏时期。清末废科举建学堂时,将学堂设在寺内,取名“永宁寺高等小学堂”,后改为“广饶县第二高等小学”。1937年后,寺院建筑被毁。

今存的永宁寺造像碑呈舟形,上顶前倾,带底座通高200厘米,造像碑残高140厘米。雕一佛二菩萨,主佛残高90厘米,左右胁侍菩萨残高64厘米。主佛像头、手残失,内着僧祗支,外着褒衣博带式通肩大衣,衣襟搭于左臂。下着长裙,衣纹下摆流畅外展,足略残,立于大覆莲瓣台座上。

身后背光纹饰分两层,外对称浅浮雕莲荷纹,内为同心椭圆纹。项光纹饰3层,自外至内为缠枝花卉纹、同心圆纹、莲花纹。项光顶端有一小化佛坐于仰莲上,两侧各浮雕三身伎乐飞天。左右胁侍菩萨头残失,服饰繁缛华丽,立于莲台上。造像碑下有一圆形石榫,锲于覆莲瓣台座上。

台座正面雕刻力士顶炉。造像碑背面阴刻比丘供养像及题记,左右两侧镌刻比丘法名,题记为“……岁次丁巳正月丙申朔卅日/非凡匠所图趣道深岂下/以如来假形于生死经象以/晖范古今始终共轨青州永宁寺比丘/诸法义等造成释迦牟尼石像一躯上/帝父母师僧无过众生无过现存咸同斯”。据民国24年《续修广饶县志》载,知此“丁巳”为东魏天平四年(537年),从碑的整体造像特征看亦为东魏风格。

张郭造像(图6) 出土于广饶县小张乡张郭村白马寺旧址,隋晚期作品。白马寺创建于隋代,明嘉靖四年(1525年)、万历六年(1578年)、崇祯六年(1633年)及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咸丰八年(1858年)先后重修,今废。

碑首呈圭首,通高264厘米。雕一佛二菩萨,主佛高152厘米,手残失,断面有圆榫眼,从手的断面迹象看,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主佛头顶螺髻,在肉髻和底发之间有一根扎束肉髻的小绳,正中有一颗小珠饰,这个珠饰在山东地区发现的佛头中极为罕见。佛面方圆,双目微吊,下颌略凸,肩窄溜,胛阔圆,含胸,腹微凸。胸前束小衣带打结,外披袈裟,薄衣透体,衣襟搭左臂,立于覆莲瓣台座上。圆形项光分4层,自外至内浅雕忍冬纹、同心圆光环纹、放射状轮光纹、莲花纹。

在北朝末期至隋代,青州地区信众热衷于阿弥陀佛的信仰,从青州地区隋代造像主流的发愿对象上来看,该造像主佛应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菩萨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高105厘米,头戴平顶高花冠,内饰忍冬纹,宝缯垂肩至腰,各以一手挽帔帛,服饰华美,立于仰莲台上。二菩萨像上方各凿一拱形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表现形式略同,左龛佛像施无畏与愿印;右龛佛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提佛衣。两龛的两组菩萨各为对称姿。

这种拱形龛的形式在山东的北朝造像上并不多见,在主佛背光两侧开二龛,目的就是要作三佛,现主佛已考定为阿弥陀佛,那另外两佛应是药师佛和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的两位胁侍菩萨应为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释迦牟尼佛的两位胁侍菩萨应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造像顶饰浮雕翼龙,前右爪握藤枝,下方以莲枝连接高浮雕七身过去佛(过去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和释迦佛)。其上两边各浮雕伎乐飞天三身,帛带飘直,裙缘较短,均露足。

此造像形体高大,内容布局特点突出,明显摆脱了北朝时期有繁复的背光、火焰等纹饰和厚重的着衣。造像比例适中,世俗化特点较强,人物的刻划趋于初唐风格。而更突出的是表现了过去七佛和横世三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这种造像的格式在山东佛教石造像上也是较为少见的,为研究隋朝晚期至唐初的佛教造像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皆公寺造像龛碑(图7) 出土于广饶县小张乡南赵村东井内。龛通高50.5厘米,石质坚硬,呈黄褐色,原有彩绘,现尚残存少部分。龛呈半舟形,高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佛像头顶高髻,上嵌宝珠,面相丰腴,双目微闭,嘴小唇薄,双耳垂肩。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右手抬掌曲二指,施说法印,而这种印相在鲁北地区的佛教石造像中是极为少见的;左手扶膝,善跏趺坐(即双足自然下垂的坐式,是弥勒佛常见的坐式)于方形台座上,赤足各踩一覆莲台。

项光素面桃形,边缘突出石面。主像两肩处各浮雕一摩羯鱼。左右两边弟子面圆、短颈,双手抄于腹前,跣足立于花蒂台上。左右菩萨分别为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高20厘米,头戴花瓣形宝冠,冠上刻化佛,宝缯垂肩,面相方圆,内着圆领兜裙,外着帔帛,佩戴双镯,双手曲于胸前勾握饼形饰和提领帛带,体态婀娜,跣足立于圆形台上。

碑顶浮雕禅定化佛,下身呈圆盘状,被上二飞天承托。飞天头戴遮耳帽,上身,下身着露脐兜脚裤,纹呈螺旋式,手持宝珠。下二飞天双手持排箫一奏一止。台基前浮雕裸身盘坐力士,头手顶举佛脚莲座,两边各一护法狮,对称回首相向。下两角各浮雕一持剑天王像,头戴战盔,上着覆膊,下着战裙,足穿战靴呈对称姿。该造像整石为高浮雕,立意深刻,内容布置均衡协调,层次分明,在雕刻技法上各种刀法混用,极为娴熟。

主佛像为弥勒佛,中唐后信奉较广泛,其袈裟衣纹线条流畅,采用漫圆雕,特显薄衣透体,飞天面似童相,又着兜脚裤,姿态优美,轻飘如翔,像是自上苍翩然而至。菩萨衣纹稀疏柔和,再不像前期那样繁复、刻板,肢体多呈富于变化的“S”形,自然生动,这也是唐中期菩萨立姿的突出特征。

龛中的摩羯鱼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怪兽,随着佛教的东传而传入我国,至唐代其形象不仅出现在佛教造像中,也成为人们一些生活器具中极具美感的图案素材。该造像整体造型美观大方,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且表现出细腻精湛的雕刻工艺,是盛唐时期佛教造像中一件珍贵的石雕艺术作品。

这批佛造像以北朝的居多,均为背屏式大型碑体,除唐代一件外,其他6件的高度均在200厘米以上,且都装饰丰富华美,雕刻细腻,题材丰富。这些造像碑多有残裂,后又加榫铆合,应与历史上的灭法(“三武一宗”之难,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再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运动)事件有关。整体上看,这批造像具有古青州地区佛教造像风格,但又略有差异,比如说在背光上方左右布置两个拱形龛的布局在山东地区的单尊石佛像上很少见到,拱形龛门的形式也不多见,这对于研究佛教发展史、艺术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上一篇:南阳出土的东汉三螭龙纹形佩 下一篇:汉代四神镜上的虎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