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民主究竟什么样

时间:2022-09-10 06:43:01

华人适不适合稿民主,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台湾是一个民主参照物,搞得好,可为借鉴,搞得不好,会或为反面教材

我不止一次地在现实中和网络上看到听到有人谈起台湾的民主,也不止一次与人争议这个话题。这些经历告诉我,在很多人士看来,台海民主很失败――国会上打群架,相互撕扯,一个个本来很绅士淑女的人,跟一群“地痞流氓”没两样,他们不禁悲哉哀哉,说台湾民主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担心那些“掐架”镜头,让还没有是非观念的台湾青少年看到,担心台湾将来的民主会变成什么样子。

民国初年,袁世凯攫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当上了民国大总统,但仍然不知足,还想做皇帝。为了让自己稳稳当当地做皇帝,他一面要吹嘘实行帝制的必要性、必然性,另一面就是痛批民主共和不好。他让他的政治顾问、法学权威古德诺论证,“中国的国情使共和制很难有序发展起来,这首先是因为人民普遍缺少知识且长期习惯于专制统治。”

有了权威的论证,袁世凯肆无忌惮地魔化民主共和制。相对于这样的前车之鉴,台湾民主发展中那些拉扯打架算得了什么!我认识一个台湾网友,他觉得台湾国会议员打架是正常的政治生活,国会议员作为代议人,只有他们真正地在为自己代言的利益群体争利益时,才会在国会上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打架下台,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议员。

当然,这其中不乏政治娱乐秀的成分,然而,即便有政治娱乐秀的成分,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政治娱乐秀将高高在上甚至神秘的政治真正地变成了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茶余饭后的谈资;电视台上的政论节目又可以指点江山,骂人赚钱,指引更多的民众关心政治,这个跟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不再遥不可及。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如若想知道民主是好是坏,不是远远地站着品头论足,而是实践出真知。

台湾人民并不满意现在的民主,包括对国会议员打架的不满。这种不满表明台湾民主还不够成熟,而不是台湾实行民主是一种错误。不满也说明,民主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没有一生下来就完美无缺的制度。

从1987年“解严”以来,台湾民主也不过实践了22年,远没到成熟的时候,探索中的波折难免,就算它现在是劣质民主,假以时日,也有可能变成优质民主。

而事实上,在经历了2004年“5・19枪击案”的民主危机之后,尤其是2008年大选,台湾民主慢慢地走向成-熟,选民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更加成熟理性。

那么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龙应台在《为台湾民主辩护――与华人世界对话》这样举例:民主,就是手上有一本护照,随时可以出国,不怕政府刁难;民主就是养了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凭自己本事上大学,不需要有特权;民主就是发表了任何意见不怕有人秋后算账;民主就是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讨回,不管你是什么阶级什么身份;民主就是享受各种自由而且知道那自由不会突然被拿走,因为它不是赐予的。

对于那些真正担忧台湾民主的华人,他们的出发点更可能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华人搞民主行不行?台湾可以给出一个答案。毕竟,当孙中山在20世纪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一次民主的短暂试验失败之后,华人适不适合搞民主,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在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台湾的民主实践具有在华人历史上再开创新局的意义。因此,台湾是一个民主参照物,搞得好,可为借鉴,搞得不好,会成为反面教材。

很显然,台湾人身上的文化基因,比如血缘观念、家族情感、官僚思想、道德模式等等,与西方强调个人自由、遵守契约、高度自治等截然不同,也与民主需要的很多素质不相符。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搞民主有很大的障碍,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难,这就注定了其实现的难度非同一般。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迈出了第一步,在核心价值的认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走到了今天。

那些被人认为闹了国际笑话的事情,终究是民主进程中的小波澜,检讨是需要的,但没有必要无限放大。

上一篇:高价时代 一手交钱 一手生活 下一篇:公众应是领袖争取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