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时代,我们在—起

时间:2022-09-10 05:43:40

PM2.5时代,我们在—起

有一种事物,我们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悄无声息地围绕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养活”着世代人,空气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我们无时无刻呼吸它,离不开它,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研究它。最近济南连日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这样一股“坏天气”的来袭,不得不引起众人的关注和担忧。

在中国,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空气焦虑”事件,它让很多人都成为了专家,人们开始关注“pm2.5”这样生硬的外来词汇,“雾霾”“爆表”等专业术语在短时间内迅速“晋升”为人们的口头禅,焦急、忧虑的情绪充斥于报端,环保界的专家学者们得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关注和吹捧。

空气中的隐含杀手:PM2.5

“PM2.5”初识这个数字的人对这个数值的认识还是懵懂的,不知道这个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简称,用字母缩写就变成了PM,就是颗粒物的意思,而2.5则代表的是颗粒物在空气中的直径为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由于颗粒比较细小,所以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做一个比较合理的比较:人体纤细的发丝直径一般在70微米,比PM2.5多了将近30倍,相信通过这个比较,大家就比较明了了。

而谈起人们闻之色变的PM2.5“爆表”是如何引发的,主要还是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人体大量吸入后,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

PM2.5的成因也颇为复杂,主要是人为排放,包括燃烧、烧秸秆、烧烤、机动车出行、餐饮油烟、建筑施工扬尘、喷涂喷漆装修等,这些显而易见的现象都会为增加PM2.5做贡献,除此之外,一些排放出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会转化成PM2.5。PM2.5还有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等。PM2.5相比PM10,两者来源基本相同,但PM2.5中二次颗粒物所占比率较大。

PM2.5的威力:

和单纯的雾相比,“霾”是空气遭受污染的产物,所以霾天气比雾天更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日重,加上城市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出现霾天气的日子呈现上升趋势。专家研究发现,由细颗我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颗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即PM2.5)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里,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雾霾天气,我们如何“自强不吸”

“PM2.5”潜伏于空气中,预防起来有点困难,但也不是无法预防,近几年,许多气象台将以“PM2.5”等颗粒为物质基础的“霾天气”分为三级,对外有关“霾”的天气预报,效果还是不错的。“霾”天气预报一般分为三级:轻度霾、中度霾和重度霾,湿度标准都是一样的,即空气相对湿度小于或者等于80%,区别主要在能见度上。

其中轻度霾是指能见度大于5千米且小于10千米的霾天气,中度霾是指能见度大于2千米且小于等于5千米的霾天气,而重度霾则是指能见度小于2千米的霾天气。

如果预报结果为重度霾,居民就要减少不必要的户外运动,并适度减少运动与运动强度,以减轻霾天气对健康的危害。如果是重度霾,居民就要关闭门窗,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即使是轻度霾天气,外出步行或骑车时,最好戴上口罩等防护用具,从而直接减少“PM2.5”的吸入。

曾经有网友幽默又略带讽刺的这样形容“雾霾天”,她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你站在我的对面,我却看不清你的模样。”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这种雾霾天很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给大家出行造成不变,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面对雾霾天气如何保护自己?

1.尽量少出门:

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上,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

2.晨练应限制:

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

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有讲究:

第一,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第二,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对于冬季爱吃火锅的人群应尽量减少。第三,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

“躲雾游”备受亲睐

近来,随着我国北方多地区出现连续的阴霾天气,海南等地的各大旅行让纷纷推出“好空气”主题旅游套餐,北方雾霭使海南“躲雾游”瞬间升温。据调查,外出旅游的游客多为老年人,其中正是因为空气污染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因而选择去琼过冬。

从海口市环保局了解到,根据设在5地的仪器监测,海口市的PM2.5数值基本保持在130以下,空气质量良好,中西部的山区空气质量多为优秀。海南游“避寒躲雾游”升温,彰显公众对生活环境的重视日益加强,这也可以促进各地城市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呼吁广大人民共同呵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Tip:防护小妙招

1.挑选室内排毒植物:

屋里放一些绿色植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必须分人群而定,对呼吸道比较敏感的一些病人,对有些花是不太适合的,一部分病人对花的花粉和香味等是会过敏的。所以挑选的时候需注意特定人群的局限。可以适当加湿室内的空气,为什么到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就比较多呢?这个中医因为风寒暑气燥火,其中有一个邪气叫燥火,燥火就是说咳嗽得特别多,就是燥气致病。燥气致病根据气候变化分凉燥跟温燥。如果房间有暖气,那这个房间里面空气会特别干燥,会产生一个小环境的燥气,这个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是有影响的,而没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们也会感到一些口干舌燥。因为空气环境干燥会容易生尘,所以容易产生对呼吸道的一些刺激症状,适当的加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正确有效佩戴口罩方法:

戴口罩的意识很多人是有了,但是戴了口罩就能有效阻挡灰尘、细菌和病毒了吗?不少医学专家指出,马路上口罩戴法千奇百怪,不合规范的戴法不如不戴。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按照以下几条建议一对照:

第一:佩戴口罩前后必须清洁双手,应依照包装指示佩戴口罩,包括固定紧口罩的系绳,让口罩紧贴面部。如果口罩戴得太忪,与脸面不贴合,空气会从侧面空隙中进入,无法达到预防效果。

第二:一定要把嘴与鼻子全部遮住,有的人只把嘴遮住是不正确的,因为鼻子才是人体空气进出的主要途径。

第三:口罩不能两面轮流戴,因为朝外的一面容易吸附病菌,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就把朝外的一面再朝内戴,容易感染病菌。

第四:有的人容易出汗而润湿口罩,口罩一湿,就不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这时应换干净口罩。最好多准备几个口罩,便于更换和洗涤。

第五:戴口罩不宜时间过长,一般6小时为上限,否则,长时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会使自身抵抗能力下降。如想摘下口罩换换气,须到没有病毒感染的清洁区和人群不集中的地方。

上一篇:去莫干山寻千年传说的影子 下一篇:选择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