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玲珑独具匠心

时间:2022-09-10 03:45:11

在我国,木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基于当时生产生活的需求产生了初具雏形的木雕器具,到了商朝,木雕被用于制陶工艺拍板中简单的刻纹和雕花椁板中的阴刻,随后在战国时期产生了立体圆雕工艺,经过秦汉时期的工艺创新和唐宋明清的发展完善,我国的木雕工艺日趋完美。在诸多木雕工艺品中,黄杨木雕因其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庄重成为“我国当代四大木雕”之一。黄杨木雕极富灵性,在成品初期呈乳黄色,随着时间的积淀,黄杨木雕的颜色将由浅入深,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今天,本刊介绍的这些由福建省收藏协会理事花雕先生收藏的木雕小鞋子的木材多半正是取自黄杨木。

花雕先生收藏的黄杨木雕小鞋子数量多得可以组成一个“鞋子军团”。在他的收藏品中,有单只的木雕小鞋子,也有成双的木雕小鞋子,其中最大的木雕鞋子便是那雕花小鞋,长度大概有8~9厘米,因为年代久远,这只雕花单鞋的表面已经显得有些斑驳,而他所收藏的最小的鞋子大约只有1厘米,上面刻有栩栩如生的蟋蟀。关于这些黄杨木雕小鞋子的用途,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类木雕小鞋子是古代结婚的时候女方的陪嫁品,有辟邪的寓意;第二种说法是黄杨木雕小鞋子是古代女子赠与男子的礼物,以鞋辟邪,戒勿邪行。花雕先生收藏的这些黄杨小鞋子大多是清朝时代的木雕作品。

民间有句俗语:“千年难长黄杨木。”而《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正是由于本身生长迟缓的特性,黄杨木往往要生长四五十年后才能用于雕刻。它的直径通常在3~5寸左右,最适宜雕刻小型工艺品。在行家看来,黄杨木色彩黄亮,经过精雕细刻磨光之后,能同象牙雕工艺品相媲美。因此这些木雕小鞋子从材质上看就极其珍贵,具有较高的收藏性。另一方面,从文物的角度来看,因为花雕先生的这些木雕小鞋子是清朝时代的工艺品,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木雕工艺品的制作水平,所以其历史收藏价值也比较高。

收藏木雕工艺品除了看它的材质用料和历史价值,还应该留意它的工艺水准。这些黄杨木雕鞋子小巧玲珑,做工精细,运用了浮雕、圆雕、镂空雕刻等多种手法在仅仅数厘的木材上雕花刻物。譬如鞋面上的麒麟便是运用了圆雕的手法,从各个角度可以看到它各不相同的侧面,因而极富立体感,这麒麟也就更加生动、逼真、传神。而这个刻有笑脸人像的小鞋子主要体现的是木雕工艺中镂空雕刻的工艺,至于这只花饰木鞋反映的则是浮雕工艺。

黄杨木雕鞋子上的纹饰各有内涵,不同的图案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如鞋头上刻有牡丹代表着富贵华丽,鞋子两旁雕有蝙蝠而鞋面上雕有铜钱则寓意着福在眼前,鞋面雕刻有麒麟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另外,在花雕先生收藏的这些木雕小鞋子中,有的鞋子是有鞋面盖子的,这些小木鞋的工艺价值要比没有鞋面盖的高,甚至有的鞋面盖上还添加了扳扣设计,以防鞋面盖脱落。

如果你以为这些黄杨木雕小鞋子的工艺只是集中在鞋面上,那你就错了。所谓细节之处见品质,把木雕小鞋子翻一面,你就会发现原来鞋子的底部也融入了木雕工艺师们精湛的技艺。对于鞋底的造型的设计,工艺师们也是各有想法、各有所长:有的工艺师结合鞋面的花饰,形成正反面的对照呼应,如上文提及的刻有笑脸人像的小鞋子,它将镂空雕刻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在鞋面人像雕刻时运用了镂刻,在鞋底的样式上也采用了镂花设计,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而有的工艺师则按照鞋子的样式在鞋底纳入鞋线,工艺细腻精微,线条圆转匀称,准确直接地雕刻出鞋子的真实形态。

上一篇:金玉相融,刚柔并济 下一篇:静美香港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