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0 03:17:33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病 ( H I E )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10年1月 —2 0 l 2 年1 2 月我院收治确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 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神经节苷酯来进行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治疗组和观察组进行比较,患儿在原始反射、意识障碍及肌张力恢复时间, 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少于后者, 同时按照评分对比,治疗组要高于对照组 ( P

【关键词】神经节苷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73—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其有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以及临床上脑病症状,据统计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约为活产儿的3%——6%,其中15%—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20%—30%可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弱智、和癫痫。为寻求较好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本文对 22010年 1月至 2 0 1 2 年 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问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 ,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其中男 38例 , 女40例 ,孕期( 41.3±1.7) 周,出生体重 ( 3 8 7 0± 8 8 0 ) g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 轻度36例,中度28例,重度 1 4例。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 : 3 9例,男 20例。女19例,孕 期 (41.7±2.0 ) 周,出生体 重 ( 3 7 3 5±900 ) 克,病情 : 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7例。治疗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孕期 (39.8±2.1 ) 周,出生 体重 (3982±800) g;病情 :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7例。两组患儿性别 、 孕期、出生体重、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包括:① 保持空气清新,保证氧气供应。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换气 功能,保持空气清新;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防治因缺氧造成的大脑组织病变。②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一般 保持在6 0ml/(kg.d), 同时给予甘露醇等药物

治疗,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量.③ 防治惊厥。积极主动地纠正酸中毒,控制血糖 、血压在正常范围内。④营养保证。保持充足的营养供应。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对照组:入选患儿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入选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用量为:1日

20mg,50ml 10%葡萄糖溶解,静脉滴注。1 0日为1疗程,完成治疗计划后。比较两组患儿 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

1.2.2疗效评价方法:显效:治疗7d内,患儿面色红润,意识恢复正常,呼吸平稳,原始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 d内,患儿面色红润,意识恢复正常,呼吸平稳,原始反射部分恢复正常,肌张力改善。无效:治疗14d,患儿以上体征、症状无改善或进展 。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采用构成比或比率表示,并使用χ2 检验; 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并使用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显效率为 82.1%均比对照组 患儿的总有效率84.6%和显效 率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05 ) 。治疗组:显 效 3 2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 6例 ,无效6例。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 1 )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疾病中比较常见,一般是因为在围产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进而造 成了新生儿出现脑缺氧缺血性的损害,此类疾病是当前新生儿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但是对于轻中度的患儿还是可以通过全面\综合化的治疗来促使其恢复的,治疗的目的主要为提高早期治疗效果,保证受损伤的神经细胞代谢能够逐渐的恢复,同时减少后遗症.对此,临床上也进行 了病因的探讨,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治疗上也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方法, 其中进行对症治疗是最为重要的,具体来说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将患儿的血气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患者恢复治疗的过程中要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第二,保 证患儿全身各个器官处于良好的灌注状态,同时将心率和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第三,将血糖维持控制在正常的高值,一般为5.0mmol/L,这样才能够保证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

近年来关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研究逐渐的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 ,临床上研究 发现二磷酸果糖,胞二磷胆碱,以及脑活素等药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治疗上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因为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能兴奋神经细胞。进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氧耗,对此也就使得营养脑细胞所产生的作用有所下降。

神经节苷酯是一种含唾液酸的鞘糖脂,其最早在神经节细胞被发现,而在当前临床的研究中发现其可以更好的进行脂质筏结构的修复,同时促进神经束蛋白—1 5 5 与脂质筏的联系,其对旁神经节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所以可以防止髓鞘的损伤。广泛的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且位于脂质双分子层的外表面,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区有比较密集的分布, 并与该区的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组织等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研究中证实其可以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中的再灌注损伤,对脑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本次研究过程中, 治疗组使用神经节苷酯治疗,按照20mg.d-1标准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结果发现可改善患儿的意识状态,帮助脑部功能的开发和恢复,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 中,其主要对患儿的中枢神经进行功能性的修复,促使神经细胞的再次重生。同时。对于受损伤的神经细胞可以避免其进一步的退化,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脑血流的状态。由此发现 神经节苷酯能够有效得延缓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促使患儿脑病功能的进一步修复,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这一治疗方法需要在临床上不断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3 —1 l 4.

[2] 杨于嘉,姚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断标准[ J ] .当代儿科杂志, 2009,7 ( 2 ):9 7-1 1 3 .

[3] 鲍秀兰.新生儿 行为神经测定在预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中的意义[J ] _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 0 1 l ,1 0 (2):8 4 .

[4] 刘家胜,史锡文.神经节苷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5 7 例临床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 ( 3 ):2 3 1—2 4 4 .

[5] 胡志兵,陆雪芬,郑德枢,等,神经节苷脂对缺血后谷氨酸及其转运体神经元的作用[ J ] 。中国I 临 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 0 1 0 ,9 ( 1 ) : 8 3 - 9 2 .

[6] 周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3例l 临床诊疗与体会[ J ].安徽医药, 2 011,1 3 ( 9 ) : 8 9 — 9 2 .

上一篇: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 下一篇: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