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0 03:01:27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肾衰竭且尚未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常规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法不变,治疗组加用肾康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0ml中静滴,1次/日,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上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肾康注射液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明显下降。结论:肾康注射液可降低慢性肾衰竭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脏病(CKD)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据国内最新调查表明北京市18岁以上城乡人群中CKD的患病率13%[1]。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进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肾衰竭,血液净化及肾脏移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费用昂贵及透析的非生理性,难以普遍推广,且不适宜早、中期的CRF治疗。因此如何延缓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1],且尚未进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的患者38例,年龄20~76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其中慢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损害4例;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其中慢性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两组临床资料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善贫血,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用法为1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0ml中,静滴,1次/日,连续4周。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讨 论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CKD进展到CRF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表现为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以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和沉积为特征的过程,而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主要的产生细胞外基质[3]的细胞;有研究表明,肾康注射液可以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轻细胞外基质积聚;赵宗江等的研究显示[3],肾康注射液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层粘连蛋白,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防止肾功能持续恶化。肾康注射液的主药大黄可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和降解增加,减轻肾硬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其主要成分大黄酸可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4];肾康注射液中黄芪、丹参、红花等均有活血化淤,改善肾脏微循环抑制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肾康注射液能显著降低SCr、BuN,减少尿蛋白排泄,促进蛋白合成,改善临床症状。在CRF早期、中期非透析常规治疗时加用,可以更好地延缓CRF进展,保护肾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3-1823.

2 郭立中,刘玉宁,毛炜,等.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7(5):287-289.

3 赵宗江,傅博,陈香.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分泌层黏连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9):505-507.

4 何东元,王笑云,王宁宁,等.大黄酸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106.

上一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下一篇:剖宫产119例指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