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课

时间:2022-09-10 02:50:45

在我心目中,残友或许是继海底捞之后最值得关注的一家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公民社会中,这样的企业将是改变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4月2日,以“重新想象”为题给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EMBA讲了一堂营销课。在亚洲排名第一的高校讲课,踌躇满志,自以为讲授的都是很有价值的成果,颇有敝帚自珍之感: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得也算“上得厅堂”。

次日,离开港岛,如约拜访深圳残友集团的创始人郑卫宁先生,则学到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一课,深感自己虽然在高等学府的讲坛上侃侃而谈,但对于世界的认知实际上还颇为肤浅。这一课也让我“重新想象”这个世界,重新认知自己的价值,重新想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一见面,郑卫宁先生就告诉我,他们公司有很多人读过我的专著《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在这里我的粉丝不少。然而,跟他交流之后,我感觉到,在人生的课堂上,这里的人都是我的老师。

从如何建立一个无障碍工作环境到郑卫宁基金会的运转状况,从残疾人员工单人成本到基金会为何不对外募资,郑卫宁先生详细解答我抛出的一个个问题。从精神状态上,看不出所面对的是每一个年近花甲、与死神抗衡一生的男人。郑卫宁声音响亮有力,行事风格干脆利落,坐在轮椅上带我们到公司各处参观,整个过程根本不用旁人帮手。看得出他是个特怕麻烦别人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大脑里装的东西更为丰盛。这不是见面之后才知道的,自去年微博互粉之后,经常看到他浪漫诗性的表达,孟德斯鸠等哲人之语信手拈来,其充满激情与张力的语言屡屡让我感到自愧不如。

这个被公司同事叫做“大哥”的人,先天遗传重症血友病患者,从一出生死神便如影随形,只能靠每周两至三次的输血来维持生命。

郑卫宁因此病双腿致残,其人生也因此被推向了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1997年第三次自杀被救活之后,郑卫宁靠着母亲留下的30万用于输血的养命钱,在轮椅上、电脑前与4位残疾人开始创业之路。

这是一条荆棘满布的路,也是一条通向荣耀之巅的路,这家95%的员工是残疾人的公司如今在专业技术领域已获得全球性的至高荣誉。

郑卫宁大哥兴奋地告诉我,去年8月残友在软件开发领域通过了美国的CMMI5级认证。CMMI即“集成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国际上软件业最权威的评估认证体系。能拿到CMMI5级的企业在全国都不多见,知名企业华为也只拿到了CMMI4级认证。郑卫宁说,这个认证意味着对技术能力与员工整体协作能力的双重认可,对于残友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来说这是一个极了不起的荣誉。目前,像残友这样完全由一群残障人士自我管理的团队成功通过CMMI5级认证的,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残友也是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小企业。

他们在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里与众多具有世界性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公司竞逐。在这样的领域,每一次合作都取决于实力而不是身份。像大亚湾核电站、中国银行、华为这样一些对安全和技术指数要求都相当高的企业将业务交给残友,必然是以能力和出品质量为首要考量的。

我问郑卫宁大哥为什么是他们这样一家由残疾人组成的公司获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郑大哥说:因为残友的人是在用生命编写程序。他说,残友证明了网络时代残疾人在IT领域拥有天然的优势。

他说,残友要改变人们的偏见,要用自己的能力、智慧和所创造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敬;因此,郑卫宁基金会虽然是一家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的基金会,却不对外募资,就在于要证明残疾人能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最近,全球拥有68000多家社会企业会员的英国社会企业联盟(Social Enterprise UK)将唯一的首届国际社会企业年度大奖的桂冠颁发给残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所获得的最高认可。这一认可进一步证明了“残友”的社会价值: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通过企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15年来残友以社会企业的模式,依托电脑互联网,从5个残疾人1台电脑发展成为以深圳为总部,远至海南、新疆的全国33家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集群,让3700多名残疾人自主就业,实现了“残疾人借助高科技强势就业”的梦想。

为了让员工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归属感,郑卫宁还在残友推动建立了退养制度。凡残友员工无法工作后,公司仍按其工作期间的最高工资标准支付生活补助,直到生命终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世界上很少有公司敢做出这种决定。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的首份“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发展报告”,称残友为国内最负盛名的社会企业,并将其作为第一个案例进行介绍。

在我心目中,残友或许是继海底捞之后最值得关注的一家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公民社会中,这样的企业将是改变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说海底捞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榜样,那么残友则在社会企业方面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郑卫宁说:“我几乎活过了血友病人的生命极限,所以每一天醒来,我都特别感恩。”因为自己身体的这种特殊状况,“去郑卫宁化”成为郑大哥的重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郑卫宁以“裸捐”的方式把自己集团的资产全部捐献出来成立了郑卫宁慈善基金会,使基金会成为30余家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老板”,让整个集团平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公益事业;另外,郑卫宁辞去集团董事长的职务,聘请专业经营人才管理公司,以使公司能有序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今郑卫宁在公司已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为了我的这次拜访他专程回来在公司律师办公室与我会面。

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公司律师来跟他沟通如何帮助一个陷入法律纠纷的员工。郑大哥跟我们说:“这件事我昨天也转发了微博,你们也关注转发一下吧,一起来帮助我们这个员工”。讲完之后,他又跟律师详细交代公司接下来将如何帮助这个员工。作为大哥,他已经在公司管理制度上实现“去郑卫宁化”,但他的整个生命仍然在为这个团体而燃烧。说句煽情的话,应该是“燃烧到生命的终点”……

比起正常人,这是一个更有理由去抱怨人世不公的人,但他却创造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奇迹;他是一个更需要帮助的人,但他服务他人的使命感、紧迫感却远非我辈能及。

我也经常听很多事业已经做得不错的人讲:等我退休后,等我赚到多少钱,等我公司做到多大的时候,我就去做公益。其实,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了。

这就是我在社会的课堂上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课:人生苦短,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浅析 下一篇:全翔海:以爱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