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

时间:2022-09-10 02:28:52

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

【内容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想要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关键词】兴趣 激情 课堂效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的确,经常有老师抱怨:在课堂上,你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或惩罚,或批评,但最终导致师生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最后教学效果越来越差。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兴味起。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堂课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在导入情境的渲染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课文的学习作了铺垫。又比如我在教学《端午日》一文时,我这样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老师今天也想带大家一块去旅游。咱们要去神秘的湘西,而且还要在那里过节呢!知道过的是什么节吗?(板书课题)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到的导游是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先生(板书作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以上的导语可以适时地牵引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快速走进文本之中。

二、上课充满激情,营造良好气氛

不少教育家在谈到课堂教学艺术时都提到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满腔热情并能把自己的热情化作一种强大的感召力,然后充分利用这种感召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进入你设计的情境中。在教学《窗》时,我先播放低沉音乐《神秘》,和着音乐,用低沉的语调导入:同学们,房间因为有了窗口才透进阳光,心灵因为有了窗口才看到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形、无形的窗口。今天我们打开窗,却要听到的是一段美丽的谎言。同学们都很好奇,整堂课全神贯注。在教学《黄河颂》时,我富有激情的示范朗读课文,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让他们个别读,小组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激发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激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不爱听讲,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许多老师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讲台下沉默一片。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或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在上《花的话》这篇童话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我让学生们自制道具,自排自演课本剧,然后在课堂上表演,模仿各种花的神态、语言、动作,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个个都跃跃欲试,每位同学都主动参加到课堂中来了,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又如在上《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模仿湖南卫视台的《背后的故事》,记者采访文中主人公……杜小康,以访谈的形式讲述杜小康的经历,从而让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寻求最佳课堂组织模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巧妙组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上,让其为你的精彩而倾倒,并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从导语的设计,氛围的营造,情绪的调动,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枯燥”为“乐趣”,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 透视名师课堂管理,《上课时要充满激情》,2007,(3).

[2] 邱道学. 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中学语文教学》,2005,(2).

[3] 周成平. 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2005,(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

上一篇:中学生的情感困惑 下一篇: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