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时间:2022-09-09 11:51:10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是素质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为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学校硬件设备的投入,使信息技术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已逐步为广大中小学所采用。它把生动的动画图象、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较好地攻克了许多教学难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041-01

一、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

1.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2.曾经有入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工业革命以前,一个人可以通晓百科,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

3.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海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4.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矢口识将会更力口深刻、巩固。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挑战,这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三、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1.如何有效的使这一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还有许多制约因素,大学额班级的影响、网络教室的硬件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心理需求对教学的影响等等。这些都对“分层-协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形成不同程度的制约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使之逐步完善。

2.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下,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家并肩起步,积极学习。学校和其他学校组成帮扶对象,学校还专门组织有关教师去兄弟学校进行听课、学习交流,多方面地了解计算机教学发展的情况,获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由专门的技术员指导解决困难。对专业教师进行讲座和培训。有经验的学校也来我们学校进行交流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思路,为学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导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它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应用基础,尤其是计算机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学校教育提供了更新的手段,也使教育技术在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教育应用为主的新时代。总之,农村学校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当今教育技术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育的技术手段,给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地支持。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下一篇: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