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好片名就能夺奥斯卡?

时间:2022-09-09 10:59:08

举世瞩目的奥斯卡奖终于揭晓了,华人导演李安以《断背山》摘取最佳导演奖,名至实归地跻身于世界级电影大师之列。李安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华人同行有几句忠告:中国电影要有耐性,不要揠苗助长。要从中华文化的根里去寻找出路。

正因为李安几年前以《卧虎藏龙》跃上奥斯卡的领奖台,国内的电影人才猛然发悟,一窝蜂地扑向历史题材。可惜的是,大家心态普遍浮躁,按不住要去奥斯卡打擂台的性子,以为凭着东方古典的唯美表现,足以忽悠评委们。不想好莱坞虽然有的是商业烂片,可要想成为它皇冠上的钻石,非内涵深厚的精品不办,五六千行家精挑细选的工夫,岂是包装华丽的克隆片所能蒙混过关的?败下阵来的名导们,尽管心里不服,嘴上不屑,可那份失落、惦记与渴望,是挥之不去的。

或许是现代题材禁忌多,而几千年不间断的文明,留下来的文化积淀太厚、太丰富,历史题材多年来一直是影视界的富矿,名导们孜孜以求,淘金也好,求名也罢,年年挖山不止,勤勉有加,本不待外求,要李安来告诉到这里找出路的。问题出在名导们对待历史题材的态度上。譬如,前些年,秦始皇一度成了热门题材,接连出了三四部国产大片,其中一部《英雄》,匪夷所思地把荆轲刺秦王的悲剧故事,改成了刺客被y嬴政一统天下的壮志所感动,在大功克成之际,断然放弃。片子拍得华美,但其内容的空疏谬妄亦令人咋舌。对暴君的歌颂有违世人的价值取向,甚至稍知中国史的西方人也难以接受,这部片子于是成了糟改历史的典型。

无独有偶,前几日浏览报纸,又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周杰伦不知何谓黄金甲》。说是周被该片导演相中,而为周做经纪的阿尔发公司上上下下,对片名《满城尽带黄金甲》大惑不解,连老总也向属下打听片名的意思云云(见2月14日《新京报》电影娱乐版)。之前这部影片,循着好莱坞炒作的路子,神神秘秘,剧情纹丝不露。(顺带插一句,别看奥斯卡争不上,可人家的票房套路,咱们已经使得炉火纯青了)其实,读过些国史的人都知道,这片名出自唐代黄巢的一首诗《不第后赋菊诗》。兹录于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片名将“戴”错写为“带”,不知是否有意,但一字之差,句子却不通了。当时剧情还未披露,笔者一见之下,以为是有关唐末黄巢起事,天下大乱的故事。后来制片人抛出些许内容,才知道除时代背景设置为唐朝外,剧情与此诗全不搭界。所谓“黄金”,不过是编导为影片刻意设置的基本色调:金壁辉煌,以渲染宫廷的奢华。其内容是以为伏线的古典版的《雷雨》,不过将旧式家族悲剧搬演到皇宫里而已。而时代、地点一变,原作的社会批判意义与进步性荡然无存,成了宫廷复仇故事。名导或许是有感于自己前两部大片的空疏,这次尝试攫取经典故事以充实内容,况且还有“”这么吊人胃口的佐料。慎哉,编导!荆轲已经抱憾于九泉,但愿此番各位不是糟改经典,不然曹禺先生有知,也会抱恨于地下的。

其实,论起历史题材。编导们如果不那么浮躁,一心想着哗众取宠,而是细心地研读历史,品味历史,从中发掘普遍的人性与价值,那真会如李安所说,给他们找到出路呢。我们还以黄巢这首诗为例,挖掘一下这个题材。黄巢上面那首诗,是他在科举考试中落榜(即所谓不第)后所作,抒发的是一股愤懑不平之气。从中很可以透视出此人的个性。唐代科举考试,按例于秋八月举行,故称秋闹;九月八,可能是那时发榜的日子。黄巢以作比喻,大做白日梦,想象着来年九月,自己一枝独放,而可与之竞秀的百花,则因秋日的霜寒而凋落,一个“杀”字,吐出了他满腹的愤懑与仇恨。

一个人,为了某种他所认定的不公,而以整个制度为敌,在颠覆旧秩序的同时毁灭自己,是典型的悲剧人生,也是极具心理表现深度的好题材。中国绚烂的历史画卷之中,有的是个性复杂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有的是令世人激动震撼的故事,但看艺术家有没有修养与功力,有没有对自己文化的一份虔诚,对历史的一份尊重。如果国内的编导们继续沉溺于戏说与糟改的泥淖之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以肯定,他们是永远也走不上奥斯卡的领奖台的。

上一篇:我亲爱的奔儿奔儿 下一篇:张巍:用相机留住老北京